新华社广州来电,中国海关总署6月25日在富有历史意义的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集中销毁了各地海关近年来查获的大批走私毒品,从而以一种不同寻常的方式,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政府严厉打击毒品犯罪活动的坚定决心。
当天上午,随着海关总署署长盛光祖一声令下,8名海关关员同时点燃了设在虎门海战博物馆广场上的8个销毁炉。熊熊烈火之中,近年来海关查获的大量海洛因灰飞烟灭。海面缉私艇汽笛长鸣。广场上8门礼炮连续3次鸣放,共鸣24响,以纪念第24个国际禁毒日。
171年前的6月3日至6月25日,林则徐在虎门进行了历时23天的虎门销烟,这一壮举震动世界,也在中国和世界禁毒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从“虎门销烟”到“虎门销毒”,从分体现了中国政府坚决杜绝毒品的入侵,让国人远离毒品,保障身心健康的严厉举措。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赵福地说:“我们希望通过这一系列活动,进一步强化禁毒意识,宣示禁毒决心,震慑毒品犯罪,努力夺取海关禁毒的人民战争新胜利。”
有资料统计显示,自2009年至今年5月底,中国海关共查获走私毒品案件657起,缴获各类毒品共计2433.5公斤,抓获犯罪嫌疑人721名。
国内的毒品来源主要是境外,当前国际贩毒集团走私毒品也更加隐蔽,从藏匿方式看,除常见的人体、人身、箱包藏匿外,货运渠道也成为毒品走私的重灾区。中国海关还发现犯罪嫌疑人利用纽扣、棉纱线、大理石、地毯、摩托车配件等工具来藏毒的案件。中国海关则依托监管信息资源,各地海关根据商品属性、价格信息、经营主体、运输路线等风险要素对货物进行综合分析布控,在货运渠道连续查获多起毒品走私大案。
虽说中国的禁毒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效果,但是,在杜绝毒品流入境内的形势依然严峻。由于贩毒分子的极度猖獗,全球毒品泛滥趋势尚未得到遏制,中国面临着毒品来源多元化、渠道多样化的新形势,给中国禁毒工作带来了新挑战。
近日的“虎门销毒”绝不是什么庆功的形式,而是为了纪念第24个国际禁毒日,大力弘扬光辉的历史,这完全是打响了我国禁毒的第一枪。防止毒品入境,也是禁毒工作的第一关,让那些贩毒分子瞧瞧,为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中国将继续加大杜绝毒品入境的打击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