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心最高


融心最高
 
最近,我突然想到要用“三融理论”来表述我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最新思考。三融理论:简单地表达为:融资+融智+融心。具体地说:融资。当然是指资金的融通。融智。是如何吸引人才、有效发挥人才的作用,并留住人才。融心。我一直认为是经营团队应该去有效地经营人心。表层的经营是融资和赚钱的问题;深层次一点的则表现为吸引人才、有效发挥人才的作用,并留住人才。但是,我要说,最深层次的经营还是必须有效地解决经营人心这个最核心的问题。
这个想法的源流当然与三年前的思考有关,因此,不妨把以前的思考与现在的想法做一个链接。
在2007年5月29日的感想中我曾经提出这样的问题:生活的本质是什么?我觉得,它是我们自己认为的或者说确信的某种东西。不同的认识,不同的人生态度,换来不同的生活品质。我引用了文学作品的典型例子来说明自己的分析。(我明白了,我已经找到了存在的答案,我恶心的答案,我整个生命的答案。其实,我所理解的一切事物都可以归结为荒诞这个根本的东西。(《恶心》) 当格里高萨姆莎从烦躁不安的梦中醒来时,发现他在床上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跳蚤。(《变形记》) 只要你是天鹅蛋,就是生在养鸡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安徒生童话》) 世界上一切好东西对于我们,除了加以使用外,实在没有别的好处。(《鲁滨逊漂流记》) 一个人感到恶心,自有感到恶心的理由;如果你专心于跳蚤,你可能也会使自己“变”成一只“跳蚤”;如果你确信自己是“天鹅”,你迟早会展翅高飞;至于鲁滨逊之所以能够在荒岛上坚持活下来,那是因为他确信荒岛上所有的东西都是“上帝”为他的生存而刻意准备的。所以,他知道对这些东西加以使用。)
至今,我依然以为这样的断定有其依据和合理性。
我们用类似的逻辑结构进行一个简单的推理,就会得出这样的初步结论。经营的本质又是什么呢?它是经营者认为的或者说确信的某种东西。不同的认识,不同的人生态度,换来不同的经营结果。
日本经营大师稻盛和夫从自己年少的一次经历中得出一个人生的宝贵经验:面对凡事,人的心灵状态很重要。而且,人的心态在很多场合可以左右人本身的状况。进而,他开始了关于“经营人心”的哲学思考,这种思考后来又影响到他的整个事业。稻盛和夫经营人心的体会是:敬天爱人。相关的一些理念还包括:用心经营,燃烧自我,奉献自我,一人为大家,大家为一人。稻盛和夫认为:人的能力如能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是有无限可能性的。只要努力,就一定有前途。稻盛和夫认为:即使是基本粒子和原子这样的无生物也在进化中成长。宇宙中存在着一种意志:从原本的无生物,到有机物。孕育了生命体,直到产生人类,这就是宇宙。而如果宇宙没有怜爱万物、促使其发育、成长的强烈的“意志”存在,那么,这种现象是无法做出说明的。
稻盛和夫认定:宇宙一定存在着怜爱万物、促使其发育、成长,并且充满“温柔”的强烈的“意志”。他称之为“宇宙的意志”。因此,他提出,人的行为一定要与“宇宙的意志”保持一致。人的行为如果与“宇宙的意志”保持一致,就能成功,反之,就会失败。人们的想法决定事物的结果,想法是心态的体现。而且,稻盛和夫坚信:人的能力如能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是有无限可能性的。只要努力,就一定有前途。
经营人心即“融心”;“融心”即经营人心。如果一个企业家不能完成经营人心的逻辑思考,那么,他的融资和融智行为必然是混乱的,难以持久的,他的企业将难以持续稳健地经营。
以上分析说明,融心是最高层次的经营,也就是我过去说过的,经营人心是最高层次的经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