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一位耳鼻喉外科医生说的那样,医学是一门实验性的科学,如果不是身临其境,很难判断病人的确切病症。即使医患剧里的诊断天才——House医生通常也是采用不断猜测、检测的方法,因为毕竟人不是普通的实践工具,可以采用的手段总是有一定损伤和误差,有时损伤可能是致命的,误差导致的治疗手段可能是南辕北辙。
喉部乳头状瘤的诊断虽然不复杂,但是这种病是耳鼻喉科医生见得多,普通人的了解可能还不如听闻的鼻咽癌多,因此也不奇怪最初医生的诊断可能是含混而不确切的,即使采用最先进的检测手段。
住院检测不可避免,但是喉部乳头状瘤的外形与喉癌非常接近,只有采用病理切片的方法才有可能确诊。
母亲的症状最早可以追溯到2007年,(这些情况每次住院几乎都要复述一遍):
1、2007年颈部皮肤出现环状丝状黑色瘤,2007年6月华西医院皮肤科诊断为病毒引起的,开了些“多抗”口服,同时用阿昔洛韦涂抹。由于母亲服用“多抗”有点过敏,同时认为皮肤表面黑色瘤影响不大,涂抹阿昔洛韦也是有一搭没一搭。
2、2008年初,出现比较频繁的咳嗽,而且声音嘶哑。2008年4月,华西医大呼吸科医生诊断为慢性阻塞性支气管炎。
其间还是找了老中医,说是肺热,开了几副药,没什么效。
3、2008年9月底,住院检查,后进入华西医大耳鼻喉科,手术切片确诊喉部乳头状瘤。手术后,教授查房,询问——搽了口红了吗?嘴唇为什么那么红?母亲说,她体检的时候所有指标都正常,血色素比常人都高!真的如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