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生孩子当包袱是进步还是倒退?


    有报道说,80后的一代们对于生育子女远没有他们的父辈们那么义无反顾,相反表现得更加理性。相当多的80后视生孩子为奴役,表示不再考虑生育孩子了。
   怎么看待这件事?也可以说,这件事究竟反映了社会和人的进步还是退步?要持有同样理性的观点看待这件事,可以说,总体上是喜忧参半。先说喜,这件事反映了一种趋势,一种观念更新。千百年来,国人根深蒂固的观念中便是养儿防老,便是传宗接代。而不管带给后代的环境和境遇究竟是什么,这也造就了我国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口大国。而人口与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的矛盾也难以调和。用家宝总理的话就是对于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任何一个小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巨大的问题。而人口政策是一种被动的措施,虽然起到了巨大作用,但常常又因为观念问题、执行问题引来外界的非议。还有就是,当今的国人已经很理性看待一些涉及民生和切身利益的问题。生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头等大事,如果说单纯是经济问题那是片面的。在物质条件极度匮乏年代,恰恰就是中国人口高增长的年代,所以说,经济条件还不全是影响生育观念转变的全部原因,这是社会进步的一种体现。
  忧的是,一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前提是人口或劳动力的再生产。80后放弃生育权,目前看已经不是个案,而是一种潮流和流行。这里面还有不少被动的成分,即,现实条件下,生育对于他们来说是个沉重的负担,迫于生活压力而不得不放弃。如果说,他们的生存状况如果得不到切实有效的改变,那么,这个状况会持续的,也是无法掌控的,必然会给人口的再生产带来断代,造成劳动力的青黄不接,直接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
   过大的人口基数,客观上也增加了人口控制的难度,也使得人口结构短期内难以优化。而主动选择性生育,不管是什么原因使然,客观上对于社会来说是一种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