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悲无智,是曰凡夫。
悲智具足,乃名菩萨。
我观仁等,悲心深切。
当更精进,勤求智慧。
智慧之基,曰戒曰定。
如是三学,次第应修。
先持净戒,并习禅定。
乃得真实,甚深智慧。
(峰按,以上序章。点明为学次第,精简明澈,发愿起于悲心,而归于智慧)。
犹如莲华,不著于水。
断诸分别,舍诸执着。
如实观察,一切诸法。
(峰按:惟有断诸分别而能舍执著者,方能如是观,如是行。行者无惧,观者无忧。)
心意柔软,言音净妙。
以无碍眼,等视众生。
(峰按:心意柔软则能体贴人,言音净妙则不伤害人。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此即甘地所说之“阿希姆萨”。“以无碍眼,等视众生”,即西方伦理学中“无偏”而能“同情”的观察者)。
具修一切,难行苦行。
是为成就,菩萨之道。
(吾辈好逸恶劳者,读弘一大师警训,为之感愧。菩萨亦是人所作者,但菩萨之有别于凡人,乃在于他随顺众生,无嗔恚与怨结之故。)
我与仁等,多生同行。
今得集会,生大欢喜。
不揆肤受,辄述所见。
倘契幽怀,愿垂悬察。
(我与仁等,多生同行。今得集会,生大欢喜。两句话,平淡真挚,令人仰念高贤,不能自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