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层干部有效的处理与下级的关系


 

(从某现任市长在一次企业演讲资料中整理)

     每一个企业都需要一支能力、作风、团队精神非常棒、非常强硬的中层管理队伍。中层管理人员太重要了,上连领导,中连着同级,下连着员工,是整个企业的中枢。当好一名中层干部,要有效地处理好跟上级的关系,跟平级的关系和跟下级的关系。

  中层干部要处理好与下级的关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对下属要有亲和力。要有亲和力。

首先要做一个好的听众,耐心倾听,员工找你,肯定有心事、委屈。做一个听众很不容易,有时候比讲还累,因为你的头脑要随着他讲的内容不断运转,而且你又不能跟他反驳。只要能做一个好听众,他就觉得好像把自己的垃圾倒出来了,把心里负担给弄出来了,整个人就轻松了,心理学上叫心灵疗法。亲和力的另一个要求是要关心他人,讲信用,一碗水端平。我在国外一个企业实习的时候,每天早上,老板巡查每个岗位,总是面带笑容地问员工:昨晚过得好不好啊,今天穿的衣服够不够啊……非常让人感动。不要看轻小小的一句问候,整个企业的亲和力可能就这样慢慢地积累起来了。要有亲和力还得公平,不要拉帮结派,不要对这几个人好一点,对那几个人差一点,否则,你会失去公信力,无法赢得下属的信任。

      二是感召力。感召力就是要诚心诚意,传递信息要及时准确,还要注意分寸。

      三是凝聚力。对于一般员工,有时候跟对待小孩一样,要哄,要说好话,要肯定;如果一个员工长期都得不到肯定,累半天干半天都没有领导肯定,他会失去信心和激情。当师傅的,还要要用你的经验、能力,在技术上引导和指引员工;用你的人格力量感化他,征服他。

      四是向心力。首先要让员工有满足感。员工肯定有很多无限增长的需求,包括工作上的,生活上的,待遇、薪酬、住宿条件等等,尽可能提供和改善。但是,人心是很难满足的,我们要让员工知道,公司做了很大努力,要知足,换个地方,到别的企业,不一定能做到这样,如果他能知足,他的心就能凝聚起来。其次,还要让员工有危机感,不好好干,工资就会降下来,奖金就会降下来;再不好好干,可能会炒鱿鱼,这不是威胁,是让他有危机感,如果大家干不好,整个部门的奖金会降下来,群体的利益都会受到威胁、损害。再其次,还要让员工有成就感。该表扬的要公开表扬,不要吝啬,不要怕肯定了员工就贬低了自己。公开场合的表扬与肯定,使员工在获得工资奖金报酬的同时,还获得社会地位,社会声誉。成就感和满足感,是根据马斯洛五层次需求原理来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员工也一样,当每个层次的需求都能满足的时候,心就稳定下来了;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跳槽,就会在别的地方实现他所谓的价值。

      五是激励。激励要做好几个方面:第一、要跟员工设定目标,包括工作目标,职业生涯目标。要让员工知道,只要好好干,就会得到重用,提拔,培训,有奔头。第二、要考核。考核是激励人的好办法,公司整体的考核方案出来以后,每个部门必须做出细化的考核,这是最基础的管理。比如一个班组,某个岗位,责、权、利是什么,都得明确,这个做好了,工作就好开展。当然,这个个标准比较难把握,特别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工作的具体与量化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但是,不管怎么难,我们都要做量化考核。我告诉大家,我们政府全市的正级考核是一千多个指标,分十三大项,每一项是一分,然后权重是一千分,最后折算成一百分。第三、利益分配要公平、合理。多劳多得,谁奉献大谁多得,如果一概不论搞平均主义,大家肯定会不服。

      六是整治人心涣散。部门人心涣散,指令不听,不该讲的乱讲,讲了又不实行,执行力不到位,这证明人心已经涣散。整治,要静观其变,先要观察哪些人在前台,哪些人在背后,哪些是说的,哪些是出主意的;要分析哪些是核心人物,哪些是小角色,然后重点突破。所谓重点突破,就是把最主要的人物找出来谈,告诉他事件的严重性,实在不听的,要取得上级领导的支持,杀一儆百。杀一儆百后,要凝聚人心,做好安抚工作,打击小数,争取大多数。整治过程中,领导要身先士率,你要求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包括上班时间、休息、工作流程、工作规范,你要带头。

以上讲的六个方面,也是体现、炼就领导管理能力的过程,前面五点讲的是怀柔,后面一点讲的是示威,恩威并重,亲和、感召、凝聚、向心,激励,这都是恩,但是,光有这些,是好好先生;你还得整治,还得示威。如果能够做到恩威并重,你的队伍就不会太难管,这是胡萝卜加大棒,既有甜的,又有辣的,做管理做领导一定要有这两手,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