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
最近,官场十大高危官职的调查,就有市委书记一职。近日,河北省衡水市市委书记因涉嫌违纪被河北省委免职。
公开资料显示,陈现年54岁,于1997年12月至1998年11月任河北省张家口市副市长,1998年11月至2003年2月任张家口市委常委及秘书长。2008年3月至11月期间他担任河北省人事厅党组书记、厅长,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并于2008年11月调至衡水市任市委书记、市委委员及常委。
从其从政经历看,县委书记、市委书记,这是掌控区域资源的重要职位。省人事厅长也是省里掌控着人事任免的权利。从官员的腐败违纪看,大都是利用手中的公共权利进行决策时,公共权力私有化的意识强烈,权利的行使要换来个人的利益。县官自古以来就是“亲民之官”,是沟通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联系的桥梁纽带。县委书记,作为全县的“一把手”,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职位。而据人民论坛杂志社调查结果显示,55%的受调查者认同县委书记的岗位风险高,位排第四。
县委书记的权力究竟有多大?对上,县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事业相对独立,县委书记可以针对县里的任何事、任何人说了算;对下,县委书记可以一竿子插到底,也就是说大事可以抓,小事也可以抓。
县委书记面临的“利益诱惑”也很大。县一级的城市拆迁、中小国企的改制等“项目”,往往是资金涉及到几十万、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元的“重大工程”,这些项目往往需要那些具有实权的县委书记“一锤定音”,其中的“利益诱惑”对一般的领导干部而言都是一种考验。
由于没有人真正能监督县委书记,这种权力最容易产生腐败,他们有的大肆卖官鬻爵富得流油,有的贪污受贿腐败惊人。“岗位的实权较大”、“岗位缺乏强有力的监督”是被认为“做官风险高”的主要原因。
特别是在有些地方,权利市场化,权利利益化,能不引发腐败吗?值得深思!
补充资料:
,男,汉族,1956年10月生,涿鹿县人,1984年3月入党,1974年5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学历。
曾任共青团张家口地委副书记,共青团张家口地委书记、党组书记;
怀安县委副书记(正县级),怀安县委副书记、县长,怀安县委书记;
张家口市副市长,张家口市委常委、秘书长,张家口市委副书记;
秦皇岛市委副书记等职务;
2008年3月以后任省人事厅厅长、党组书记,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2008年11月,任衡水市委委员、常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