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牛的“道德”比拼:清华学生PK北大教授
按:
以下是网易网友的评论:
清华PK北大,中国最大最高标准的两个人才外流基地,道德比赛开始啦!
清华北大怎么不开武术班?这样的话来个武状元!!谁第一谁第二不就知道了!读书多年,未报国恩!先打自家人,可悲!也可贺!北大拳脚厉害。
建议调秦教授到国防部工作,主要负责藏南和南沙一带的防卫。
我就纳闷一年轻小伙打不过一老头(注:教授不一定就是小老头哟),这下知道了:北大施行的是全面素质教育,清华就是理工男,戴眼镜、心火旺、脾气暴、体力差----就这样喽!!
只能怪清华的学生道行不够,要是北体学生对北大教授,三下五去二搞定。
还是北大牛啊,教授能给人打骨折,真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典范!!
社会学系的应该是最了解社会了,知道这个社会无理可说,于是就比武功。
社会学教授,当然要用社会的方法解决问题
(有网友认为):这文章(注:记者报道)根本是混淆是非,什么教授什么大学生?事情根本就是路人甲和路人乙因排队问题产生口角,继而发生肢体冲突,其中一人受伤,就是那么回事,因为双方根本就不知道彼此的身份,如果明知对方身份还要打架,那事情就不简单了,这种事后警方调查才知道身份的没什么意义。我们知道职务、身份这东西只有在特定人群和特定场合才有意义,下了班出到大街,我们都是路人,发生利益冲突时动不动武完全看性格,与职务身份无关。
(可)就是因为当时都不知道身份所以才真实地展现了他们的本性,这和知不知道身份没有关系!
看世人仍有个人崇拜之倾向,总喜欢将所有美好的东西附作于崇拜对象,一旦其形象有损则哗然而失落。常闻台湾立委委员级别显,文凭高,依然时有争斗,有问题当面解决,不要背后两面三刀。一些人喜欢以偏概全,小事化大,力求轰动效应。其实这种事在两校之间极少,在两人的一生中也极少罢了。道德与修养是不同的,道德对应与公众,修养则对应自身。道德对应普遍问题,修养则对应个别问题,两人打斗并不意味其不遵守公共道德,而是个人问题:一个感觉受辱而拳脚,一个礼让而承受。令人惊奇的是学生躲不过老师,独身子女?常闻现在的独身子女,父母溺爱,操劳担心,生怕意外,不许孩子参加一些激烈的锻炼,男孩们只能和女生一起跳橡皮筋,令人感叹,拿什么保家为国?
(以上是本人把网易评论中最具典型的言论编纂在一起的),这件事发生在中国北京,主人公又来自中国最牛的两个学府,而且两位又具有典型的代表性,所以此事一处便引起广泛关注。本文编者无意对二位品头论足,只是觉得这件事情很有启发意义,故此才作出编纂。最后还是将网易评论中的两首诗来作为本文的结束
清华北大双天骄,
车站搏击功夫高。
一掌劈下清华残,
从此北大是武校。
清华小伙性稍骄,
北大教授更妖娆,
污言嚷嚷惹是非,
飞脚断胫罪难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