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孙飞博士: 目前房价已经走到拐点


目前房价已经走到拐点

 

价值中国网 专访经济学家孙飞博士

 

 

 

孙飞: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是资源垄断下的资源稀缺导致的市场失灵,房地产市场已经非理性了,特别是一线城市房价在疯狂的上涨,已经蕴含了大量的泡沫。这次出台的国十条精准的打击了投资、投机行为,就目前来看,我认为拐点的出现是必然的。

 

  价值中国:近几年,中央一再声明要抑制房价增长过快,并陆续出台了系列政策,但是像今年这样高密集、大力度的政策还前所未见,您认为是什么原因促使中央今年采取如此严厉的措施?

  孙飞:
中国的房产市场,从总体上来看还不是太过热,但是从国土资源部的数据来看,去年中国整体房地产市场平均房价增长了25%,如果按CPI来类比,就算通胀很严重了,尤其是一线城市,还有个别热点的二线城市去年房价上涨了100%~300%,就相当于是严重通胀了,这些都是泡沫。

  前年由于金融危机,很多城市的房价都跌了四成至五成,但又由于金融危机救市,中国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而在实际操作中,却不是适度宽松,而是过度宽松。去年中国信贷总规模接近10万亿,而其中房地产就占了很大比重。今年一季度,央行最新的报告,进入房地产的资金是8千多亿,个人的按揭贷款就达到了5千多亿,中国的房地产住宅已经沦为了一种投资品。

  住宅是商品,但是也不仅是商品,还是公共产品,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而目前中国的保障房体系还没有健全,商品房又供不应求,住房是严重稀缺的产品。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是资源垄断下的资源稀缺导致的市场失灵,商品房稀缺、保障房更稀缺、土地被政府垄断了也是稀缺的,然后卖给开发商又被开发商垄断了。比如说,去年广州的开发商囤了2/3的土地没开发,所以整个社会就形成了严重的供不应求,再加上投资、投机行为大力的推动、开发商的炒作、刚性需求的拉动,还有恐慌性购买,就是说房价一直在涨,害怕越涨越高,不买不行了,各种力量博弈的结果,就造成了房价的高涨。但这其中最主要的还是供求关系决定的,土地供应、商品房供应、保障房供应都不够。特别是在住房沦为了投资品的情况下,很多人买10套、20套、甚至100套,这次政策出台后,很多抛盘价值达1个亿,这就说明,房地产市场已经非理性了,特别是一线城市房价在疯狂的上涨,已经蕴含了大量的泡沫。

  从一线城市来看,有几个指标,表明了泡沫非常严重:

  第一个指标:房价收入比,这个已经严重超标。国际上的房价收入比不能超过6倍才算正常,而中国的一线城市房价收入比甚至达到50至100倍,这就意味着你要不吃不喝50至100年,家庭的年收入才能买一套房,这说明泡沫已经非常大了。但中国的土地是国有的,而外国比如美国的土地是私有的,在中国买一套房子只是70年的使用权,所以这之间是没有可比性的,即使是中国的房价已经涨到跟纽约房价一样了,中国一线城市也不能跟纽约、东京来比。

  第二个指标:租售比也严重超标。租金与住房出售资金比,国际上不超过1:100算正常,而北京已经达到1:1000了,所以从数据来看确实存在着泡沫,这一点就连开发商自己都感到恐慌了。北京的房价确实是非理性上涨,比如说北京的楼盘原来是1万8一平米,现在涨到4~6万一平米了。这次的调控既有经济手段、市场手段、也有计划手段。住建部的政策是行政手段,比如说限制购第三套房,限制外地人在当地购房,这是行政的;银行采用的手段是经济手段。

  由于投资、投机的推动,货币市场的过于宽松,流动性过于泛滥,再加上刚性需求、恐慌性需求,各种因素导致了非理性上涨,房地产市场聚集了大量泡沫,如果国务院不调控,市场就非常危险,若真涨到了10万一平米,连投资、投机者都感到很恐怖了,更不用说老百姓,根本就买不起。就北京现在的房价,很多老百姓全家几代人合力都买不起,四环以内一套房要4~5百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不调控,就会像香港、海南那样泡沫破灭,美国就是次贷危机的泡沫破灭了之后引发的金融风暴。如果不调控,经济就会硬着陆,现在的调控就是要让它软着陆,让房价缓慢下跌。

  最近银监会做了一个银行业测试,房价跌30%的话,商业银行还能承受,如果跌40~50%,银行业就要引发金融危机了,所以我的观点就是支持房价跌3成,跌了3成之后,房价还会不会再下跌,就要看各方力量的博弈,这之间就很复杂。房地产业有泡沫就会引发银行业的风险,金融市场的风险,如果不调控,中国也会出现美国的金融危机,虽然不至于是全球性的,但也会对实体经济造成巨大的影响。

  从金融的、中立的角度来讲,目前必须调控,否则风险性巨大,可能会导致泡沫的破裂,这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比如说,一个购房者花500万买了套房,结果跌成了250万,光按揭就付了300万,结果都成负资产了,这些风险都是可能会出现的。所以国家必须调控,第一、住房是公共产品,政府是可以调控的;第二、市场失灵的时候,需要政府调控,比如香港在1997年金融危机的时候,香港政府拿出巨额资金,成功打败索罗斯,这个时候不能不去管制他。还有2009年的这次金融危机,各国政府也是纷纷动用计划手段来救市。

  房地产市场上还有一个理论是区域性理论。房地产市场必须要按区域来划分有没有泡沫,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也应该分开来。去年整个中国平均房价涨了26%,这个泡沫还不算太大,而单看一线城市、个别二线城市,泡沫确实太大,这要区分;还要区别中心城区和郊区,目前城郊房价倒挂了,甚至郊区的房子比市区还贵,通州、大兴的房子能卖到2~3万一平米。通州目前就在炒国际新城的概念,毕竟它还需要十年才能建成,毕竟还不是市中心区,从郊区到市区的经济成本、时间成本是很高的,房产的位置还是很重要的。

  此外,房地产市场还有一个市场细分化的理论。住宅必须要区分为保障性住房和商品房,政府一定要建立健全保障房体系,开发商要开发好商品房。目前这两块体系都不健全,都是资源垄断。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更要出手。另外,商品房就分为普通商品房和高端商品房。如果国家保障房体系健全的话,普通商品房的价格不会太贵,而现在普通商品房都达到4~5万一平米,房价高了,其他的商品需求就被挤压了,普通老百姓光攒钱买房了就不敢再有其他消费了,这对中国的GDP实际上很不利,第一、会造成房地产市场的系统风险和金融系统风险,第二、实际上它抑制了中国的内需。

  价值中国:政府选择在今年这个时候出台政策来调控楼市,是不是说明现在楼市已经走到了一个临界点?

  孙飞:
目前,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已经透支了未来五到十年的价格增长幅度,一线城市透支了十年,如果十年后达到目前的这个房价还有可能,而现在就涨到了十年后的这个水平,房价就没有上涨空间了,而房价是有天花板的。假定,纽约的房价全球最贵,北京现在一些高端住宅的房价已经与纽约房价差不多了,但是在美国买了房,土地是自己的,但是在中国买了房,土地还不是自己的。中国目前的经济水平、国际地位、收入水平还没达到美国那么高,却远远透支了未来的收益和增长空间。如果,房价增长与CPI 相同或者略高一点都没问题,但是现在北京房价一年就能涨个两到三倍,涨得太快了。

  还有一点,政府应该大力保证保障房的供应,大家都有住房了,房价也会下跌,而目前住房的刚性需求太强了。

  第三、目前有一些非常有钱的人、或者利用金融杠杆的人,买了很多套房,资源被大量占用,就显得更稀缺了。

  我有一个观点就是,房价是会上涨的,但也不是没有止境的上涨,房价是有天花板的,它涨到了一定点位就不会再涨了,这并不矛盾。

  价值中国:您认为目前一线城市的房价已经达到天花板了吗?

  孙飞:
北京、上海的房价已经达到天花板了,至少未来五年~十年的天花板已经达到了,现在只能往回落。

  价值中国:政策出台以后,五一期间楼市成交量已经明显减少了,您认为这说明调控政策已经开始起作用了吗?

  孙飞:
对,已经起作用了。北京、广州的房价都降了,当然可能有一部分开发商还撑着,也不一定能撑很久,我认为最多两到三个月,这要看他们资金链的情况。这次出台的国十条精准的打击了投资、投机行为,断了金融杠杆这一条路,如果房价还是处于非理性的状态,政府还可以出台“杀手锏”,更厉害的政策是征收房地产消费税、物业税,这会直接增加持有房产的成本;还有一个“杀手锏”是加息,央行最近又提高了0.5%的存款准备金率,大的商业银行已经达到17%,这说明中央在收缩流动性,这也会对房地产有很大的影响;另外,从CPI来看,现在已达2%以上,虽然它不含房地产,第二季度可能会达到3%左右,中央可能会加息,但针对全国来讲,还不用加息。我在凤凰卫视的访谈中提到,可以专门针对房地产加息,并且针对泡沫大的城市加息,这个完全可以做到。这些都还没用,所以说明调控政策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价值中国:您认为在近两年之内,房价有可能大幅下跌吗?

  孙飞:
我认为,在3~6个月之内,一线城市的房价会有30%左右的跌幅,但即使跌了30%,房价仍然很贵,到时候的房价走势,就需要再看各方势力博弈的结果。

  价值中国:您认为北京的房价在什么价位合理呢?

  孙飞:
我认为,目前,北京的房价跌一半是比较合理的,但实际上可能跌不到那么多,可能跌了30%就会企稳。因为,目前毕竟房地产还是供不应求,还是稀缺资源,这是供求决定的。

  价值中国:您认为目前房价已经走到拐点了吗?

  孙飞:
已经走到了。虽然,可能开发商不想承认,但是只要房价开始下跌了,它就是拐点。现在的迹象表明,北京的拐点已经开始呈现,而大趋势的拐点是否开始呈现,是否完全确立一个向下走的趋势,这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来看,因为政策发挥效力具有滞后性,就目前来看,我认为拐点的出现是必然的。

  价值中国:您认为房价还有可能回涨吗?或者说在什么情况下,房价还会出现反弹?

  孙飞:
就目前的政策来看还是不够,它主要是打击投资、投机的,而目前市场上的流动性还是很宽松,如果央行开始加息了、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了,收缩了流动性,这样就不容易反弹了。如果这个没控制,只是控制了二套房、三套房的贷款,这是不够的。如果政策一直延续下去,反弹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只怕是政策取消了。但具体的情况,还要看各方博弈的结果。比如:有人害怕价格上涨,最后撑不住还是要买;还有种情况,就是买不起了,投资、投机也不敢进了,刚性需求也被封杀了。刚性需求每个人都有,但是要看它是不是有效需求,要看这种需求有没有购买力,大部分老百姓都有刚性需求,但是由于价格太高买不起,这就被封杀掉了。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领导干部要做财产申报,特别是对住房的投资,如果中央严格执行财产公示,这也能抑制北京、上海的房价上涨,其实北京的房子很多都是外地人在买,有的贪官也会在北京买房,还有外国投资者,所以是否反弹要看多方博弈的结果,和政策的执行力度。我认为,市场最终是会自主地调节起作用的。

  价值中国:目前房地产市场的泡沫,会在什么情况下破灭呢?

  孙飞:
泡沫破灭肯定需要一个导火索,这个导火索很可能是加息。加息首先会收缩流动性,然后投资、投机资金就会离场,包括刚性需求也会离场,因为他有按揭,一加息,他可能就付不起按揭了,这一系列情况综合到一起就会引起崩盘。崩盘会由加息引起,金融机构流动性不足、开发商资金链断裂导致全面爆发。

  价值中国:那泡沫破灭了会对中国经济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

  孙飞:
很多人变成负资产,股市大跌,更可怕的是金融风暴,那会对国民经济造成全方位地打击,损失巨大。

  价值中国:就像2008年底的金融风暴那样严重吗?

  孙飞:
对。但是中国跟全球金融市场还有一些阻隔,可能还不会影响到全球,但是会深刻打击国内经济,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对世界经济还是会有一定影响,因为中国对全球经济的贡献还是很大的。

  价值中国:有个观点说房地产是中国的支柱产业,房价不能跌,您怎么看?

  孙飞:
说房地产是支柱产业,这是一个误读。房地产只是拉动了相关行业,比如建筑业、钢铁、水泥、物流、建材、家电业等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行业的增长。说房地产是支柱产业,房价不能跌,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其实房价跌了,增大其他消费,反而会增加GDP。虽然房价高了,买的人少了,看起来GDP下降了,但是建保障房也会增加GDP,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如果硬要把房地产当作一个支柱产业的话,就会出现类似迪拜的房地产与金融危机。我认为,房地产是一个很重要的产业,但是不能把它当作是支柱产业,从狭义的房地产业来讲,它不是,广义的房地产业可以是。

  价值中国:您认为,中央在什么情况下还可能将调控政策放宽呢?

  孙飞:
中央可能不会再放宽了,但是中央和地方之间可以有灵活性,地方政府还可以根据当地的情况制定政策,可以根据当地实际的情况来看,有必要时可以放宽。

  价值中国:目前的调控政策主要是从房贷的环节来控制的,您认为这对投资、投机行为的抑制作用大吗?比如说,像某些拥有大量资金的炒房者,他们可能就全额买房,就不走房贷这个环节了。

  孙飞:
这个说法对,但是有一点,直接全额买房,没有动用金融杠杆。而且,毕竟这部分人有限,这个影响作用是很小的。如果是全民性的都使用金融杠杆,动辄就关系到几千亿的房产,这个影响是很大的。

  价值中国:目前的炒房者会把目光转向二三线城市吗?

  孙飞:
有可能会。针对部分拥有大量资金的人,他其实可能也会观望,看政策下一步是什么情况,这是炒房者的自主行为,但是如果二三线城市也炒得像一线城市这样有大量泡沫,到时候,地方也可能会出台相关的调控政策的。

  价值中国:这个政策出台之后,房地产开发商的利润会大大缩减吗?

  孙飞:
会的。房价下跌了,用资金的成本提高了,现在地产股大跌,市值蒸发了上千亿就说明这个问题。

  价值中国:最后,请给自住需求的购房者一些建议。

  孙飞:
有住房需求的购房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决定,这个还是要分城市,二三线城市房价没有这么多泡沫的可以买,对于泡沫比较大的一线城市,暂时不宜购买,因为房价刚开始下调,即使你非常有需求也不要买,等到他开始止跌企稳的时候,再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