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台网专家说明玉树地震预测失败原因


         提高地震监测能力,关注国计民生
  地震关系到国计民生。我们常说防震减灾,地震监测还和减灾有关,某一地区的地震形成灾害,一方面是因为地质构造,同时还和这一地区的人口分布以及建筑情况都有关系,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
玉树地震状况:4月14日早晨7点49分左右,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初步判定)。这是玉树地区近年来发生的最大一次地震。玉树是一个地震多发区,并有7级以上地震的记录。该地区之前最近发生的地震是在2006年7月18日,震级为5.6级,并伴有多次余震。
 地震活跃时段: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称,这次地震的发生标示着我国有可能进入新的地震活跃时段。2008年,我国大陆地震比较活跃,全年5级以上地震达99次,是正常活动年份的4~5倍(中国大陆年均20次5级以上地震)。2009年,我国大陆地震活动水平明显低于2008年,仅发生两次6级地震,且2009年8月28日青海海西6.4级地震后,已连续7个多月未发生6级以上地震。
非常活跃的地震地带:张晓东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玉树地震与2008年的汶川地震同属一个块体——巴颜喀拉块体,且根据最近几年的地震统计,这一块体周边非常活跃。从动力学环境来讲,地震间都是有关系的。这次地震发生在甘孜—玉树—风火山断裂带上,震源机制为走滑型地震。地震位于巴颜喀拉活动地块南边界,与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四川汶川8.0级地震同属一个块体(汶川地震位于巴颜喀拉地块东边界)。汶川8.0级地震,再加上这次玉树发生的7.1级地震,这些地震都是沿着巴颜喀拉地块周边地区发生的。巴颜喀拉块体北边界是昆仑山,南边界穿过了唐古拉山地区一直与川滇藏交界,东边界就是龙门山断裂带,汶川地震就是位于该地块的东边界龙门山断裂带上。
玉树地震预测不成功我们注意到,这次玉树地震发生之前,没有针对性的预测出来。从预测的角度来看,这是一次不成功的预测。尽管大家也都时时地关注地震活跃地块的发展变化。
地震监测能力比较薄弱:这一地区地震监测能力总体上比较薄弱,台网的工作环境也比较恶劣。不过,随着地震的发生,人类对地震的研究更加深入和广泛,很多专家都进入到这个领域。这几年,对青藏高原地区的地下运动,认识比以前要深入多了,通过这些观测,比以前更深刻地认识了一些地震发生前地质构造的环境和地震发生的特征。
地震预报是世界性难题:在中国大陆地区,5级以上地震平均每年20次,4级以上每年至少有一两百次,至于说4级地震发生以后,后面是否会马上发生7级以上的地震,这是很难预测的,同样是世界级难题。在条件比较有利的情况下,能够做出一定程度的甚至成功的预报,预报不成功的比较多,4级地震发生以后会不会发生7级以上地震,这在科学预测上是比较难的。
可通过时间差做预警:地震发生以后,根据地震波传播的速度比电磁波信号的速度慢,这就使得利用时间差做一些预警成为现实,比如高速铁路,如果地震比较大,有可能导致出轨事件发生,所以,通过这个时间差做一些预警,使高速铁路及时制动,同时中国政府也已经开始做了一些实际防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