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央没有禁止说起


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隆重开幕,江苏阜宁县政府拨款350万建设了个山寨版中国馆,在网上引起了不小的波澜。对此,阜宁县政府新闻办回应称,中央没有禁止的,都是可以做的;这个雕塑是应群众要求建设的,目的是弘扬世博文化精神,展示阜宁新形象。

 

看到这个报道后,使我想到两年前东部某省省委内部会议上一些同志说到的一句话:“凡是中央没有规定不能搞的,一定要争取搞。凡是中央没有设定上下限的,一定要用足上限。”五一小长假,我在土豆网观看了电视连续剧《命运》,这部作品让我更加了解民族的血性、拓荒牛精神,深深被他们感动。所以,我觉得我们时刻不能忘记江西瑞金红井旁“吃水不忘挖井人”这句话。大家想一想,没有改革开放,没有那些沿海特区的把乌纱帽别在裤腰带上的急先锋,我们今天的生活会不会象朝鲜那样没有活力?中国转型,举步维艰。难道不需要一群像任仲夷那样,刚烈正直、敢于杀出一条血路的共产党员?敢跟领导拍桌子,把人民放心中,把为人民做事放手头的改革英雄?转型需要勇气,而这等勇气缔造的将是人类史上绝无仅有的创举。正如《人民日报》413 所讲:“在这个生机盎然的春天里,思考落叶“生机”,这不仅是对过去经验的总结,更是迈向未来的思索:只有保持忧患,我们才能真正懂得,勇气来自何处,脚步迈向何方。”

 

是的,我们需要勇气!但光有勇气是不够的。还需要开动脑筋,科学发展。阜宁县政府拨款350万建设了个山寨版中国馆,我认为不是科学发展。350万如果用在支持青年创新创业,我想应该属于科学发展。安徽,是中部六省的一员。同样承载着中部崛起的重担。难道阜宁县政府没有看到县域金融结构越来越坏了。而不是越来越好了吗?中国的县域金融体系,有意或无意的给低收入的中国人民带上了无形的枷锁和脚镣。然后指着你的鼻子告诉你:你,没有创造力!据调查:中国县域金融支持创业的力度在过去二十多年里不增反降。上世纪80年代农村地区给农户的贷款占农户收入的比例,要比90年代的同口径数据高很多,并且农村地区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比例,上世纪80年代是1112。但到了90年代就变成了13+。中国的金融压抑是套在县域创业者身上枷锁,这个带枷的过程和结果是县域创业土壤盐碱化,迫使中西部县域人民外出东部沿海省份从事简单劳务。这难道不是县府机关应该考虑的问题?难道不属于公共性事务?

 

公共性事务,政府不做,企业因无利可图不会去主动承担的。因此,只有待公民社会弥补这一缺口。我们在大力倡议民间主导的同时,是否思考过我们的公民社会是否已成熟?回答又是否定的。怎么办?还不是要在共产党领导下各级政府同心同德、共克时坚吗?问题是,我们总以为政府能大公无私的为人民谋幸福而推动改革进程,却忽略了政府是由各类动机不同的人所组成,政府各部门均在追求短期本身利益的极大化,公与私经常并不一致。而且由于缺乏对公权力的有效制约,他们往往只对上负责,不对社会公众负责。加上市场经济带来的资本寻租,使得日益高昂的行政投资成本等,常常通过公权力转嫁到社会公众和守法企业身上。但,这一既有轨道似乎已经走到了尽头。 阜宁县看到世博会的中国馆,但你们看到世博期间,用“七色花”创新体验馆了吗?这个馆是用来展示100项顶尖的创新互动模型来启迪青年创新力。并在世博结束后通过创新数据库和青年创新俱乐部的平台来进一步发展支持中国创新。该项目为中国乃至全球青年人提供一个创新交流的平台,提供一条正确的创新之路,树立正确的创业理念,并通过征集和选拔等各种方式来寻找一批优秀的创新青年,引领中国新时代的自主创新潮流。《朝阳沟》里那个年轻人唱的“党叫干啥就干啥”时代还会再来吗?让青年得到了什么,中国的未来就能收获什么。能够让青年人一起合伙创业,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才算有大智慧。

 

过去我们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现在好多人却以此为耻,认为批评不适合“与人为善”。我觉得这种看法是十分危险的。一团和气不一定有利于科学发展! 今天,能在价值中国网看到大家对这一社会现象进行有力的批判,我认为这是一大进步。但批评过后,我们是否能找到更为科学的解决办法呢?这是值得我们深思和反思的。国务院的老研究员吴敬琏先生认为:“我们要实现现在中国政府所决定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促进结构优化的方针需要两条:第一条是要有一个正确的宏观经济政策;第二条是一定要用改革来改变这种制度障碍,形成一个有利于创新,有利于创业的制度环境,归根到底还要靠改革的推进。”我认为他讲的非常好。时机很对路。想当年,韩国遭遇惨烈的金融危机。由此引发全面经济衰退。有关部门一致认为,除政府干预过多、金融资本市场扭曲、企业经营管理方式落后外,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和国家创新力不足。韩国因此而失去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危机后时代,韩国当局对以往的经济做了深刻反思的基础上,下定决心加强国家创新体制建设,其中最重要的措施就是鼎立支持创投事业的茁壮成长。他们深入宣传技术创新和创业投资的益处,激发了韩国人民创新创业的巨大热情,民间资金进行创业投资的巨大热情。也正因为这些基础,创新创业则成为一股洪流推动着韩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整个国家竞争力的提高。 安徽农大的毕业生王华北说,“创业投资具有纠正政府过度干预的机制作用,毕竟创业投资是一项制度创新。”我认为,华北说对的一半。当时韩国政府还出资设立了创业投资公司和基金,完全按照市场化的方式进行操作,政府仅限于一般意义上的股东身份和作用。政府还全资设立了茶山创业投资公司。我认为政府这些措施可以看作是对市场失灵的一种纠正。比如,当时大家都不愿意投资初创企业。而政府全资(500亿韩国元)控股的茶山创投,专门对种子期和创业期的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就集中体现了这点。后来,我们在总结韩国发展创投事业的经验之时发现,他们的成功主要有一个关键点。就是韩国的创业投资体制和环境的建立是由政府统一建制,在非常短的时间就把整个体系建设的完整和严密。包括机构设置,法律法规、科研体制改革,创业基金、孵化中心、税收减免等等。应该说,韩国的创业投资在3年内得到迅猛发展,与政府的重视和周密部署是密不可分的。看人家韩国的国旗的图案就知道了,人家仅仅是吸收了中华道学原理的一鳞半爪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作为安徽省、以及所辖的阜宁县应认清形势,大力发展中国创投事业。这将对中部崛起起到以下作用:1、通过带动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纾解失业率上升;2、吸引社会资金驻留当地,为当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直接动力;3、让民间投资分享专业机构的智慧、资源和成果;4、通过企业成功上市,整合更多资源,做大做强,树立行业地位;5、通过企业上市、并购重组,打造地区品牌,城市名片。6、通过创投的先锋带头作用,促进公平正义的公民社会形成!7、给年轻人提供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光明的新起点;8、透过创投的资源整合运作,将有助于疏通各类管理类智力资源均衡流动;9、透过创投对文化产业的精耕细作,有助于“文化革新”运动。 10、有助于科研院校的研究成果孵化为市场商品、以提升消费品质。11、有利于化解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矛盾,促进社会安定和谐。 不要说,是为了满足群众的需求,群众的真实诉求是求富,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腰包鼓起来。对于政府,群众就是你们的客户。现在管理学认为:客户是任何企业或组织的核心所在,一旦无法对客户提供更高价值或更好的服务,企业或组织的存在价值必受质疑,甚至被淘汰。

 

最后,我想用诺贝尔奖获得者罗素的几句话结束对这一报道的评论:“不是我们不认识的东西害了我们,而是我们认识但认识得不真切的东西害了我们。因此,在探索未知世界的实践中,需要以一种博大宽厚的胸怀,不断地检讨和修正已有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