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策略》新书推荐


 
书名:重启策略
ISBN:978-7-302-21706-0
作者:王菌 著
责编:荣春献 高屾
出版日期:2010 年4月第一版       版次: 1-1  
定价:25.00元
编目分类:管理/战略管理/企业管理
 
 
内容提要
本书将前沿营销理论和方法与本土市场经验相结合,深入、实效、具体地分析了企业的病症和误区,为雄心勃勃的企业家点亮突围方向,指导企业变革和创新,从根本上解决企业面临的困惑和障碍。如果你渴望在经济寒冬下了解经营之道,渴望找到发展的基石,不妨翻开本书寻求答案,或许能让你豁然开朗,找到最有效的营销战略。
 
 
u       该书犹如一剂强心针,让企业在金融危机后重新振奋!
u       通过洞察、变革和行动,拥抱企业新生机!
n         如何紧密迎合消费者的需求?
n         如何颠覆营销模式避开竞争?
n         如何重新调整本土品牌战略?
n         如何把每一分钱花在刀刃上?
n         如何通过变革管理重获新生?
      王菌,毕业于清华大学,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内多家企业咨询顾问。先后服务过乳业、汽车、酒业、药业、零售业、珠宝、餐饮、IT、化妆品等多个行业,接触过几十个品牌,有丰富的从业经验。
      作者一直站在中国品牌营销的一线,长期观察、反思中国品牌的发展现状,致力于人性洞察、品牌营销、企业战略等方面的研究,在海内外各大媒体发表过几十篇学术文章,主张运用“人性+策略”营销中国市场,旨在用启迪性的智慧、实效性的策略帮助本土企业发展。著有《品牌赢销中国》、《行销“她”世纪——女性市场攫金的奥秘》等。
 
作者邮箱:[email protected]
 
 
该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营销就是争夺消费者的脑和心,理智上信服,情感上偏爱。回归消费者,回归营销核心,一切眼花缭乱的技巧就变得不重要了。
——前TCL数码市场总监、易商务公司首席运营官 包文青
 
简便易行、快捷实用、触及根本,即为本书的特色。作者通过多年的实践和研究,巧妙地将营销世界的“繁”化为“简”,这样一来,各个领域的营销人员和广告人士一方面可以从中看到一整套全新市场重启的实操体系,另一方面可以运用这些指导性的原则去重启或点亮市场突围之道。
——北京维思盛世品牌营销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兼首席策划 郑乾宏
 
在中国做企业,是件非常兴奋的事,充满着无限的可能,一个伟大的企业家,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各种综合的素质,他需要在管理,营销,品牌,文化等方面具备敏锐的洞察力,不断提升品性,修养,情趣去应对市场的挑战,这也是每一个向通往国际的中国品牌的必经之路。作者擅长于体系化汇总,流程化思维和其渊博的学识给予我很深的记忆。本书再次展示了他在体系化方面的才能和勤奋,读这本书去培养我们的经商、情商和智商吧。
——上海杰信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风格优势品牌管理学派创始人  芷维
 
多年来,作者一直从事品牌营销工作,本书是他的思考结晶,有着丰富内涵,是中小企业能在日益激烈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的好帮手!
——北京方正春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朱玲
 
 
第一部分 低迷市场对策—— 为什么你的企业停滞不前?
“我们必须学会在环境变化中做出快速的反应,包括戏剧性的甚至是自残式的反应。为了成为幸存者,企业必须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实践证明,在变化的环境中做出积极变化的企业通常能够生存下来,并且得到发展。”
一、 不是企业家不努力,而是环境已经变了
二、 如何实现市场突破
三、 关于市场突围的困惑与解析
四、 从理解市场到策略执行
第二部分 知人性者得天下—— 如何让消费者成为你的忠实粉丝?
“要了解一个企业,我们必须从了解它的目的着手。企业的目的必然定位于企业的外部。事实上,由于企业是社会的一个器官,企业的目的必然居于社会之中。因此,企业的目的只有一个正确的定义:创造顾客。”
一、 为什么消费者对你不理不睬
二、 换上消费者的脑袋思考
三、 走近消费者的生活圈
四、 换个视角挖掘消费需求
五、 从源头上改善产品与服务
第三部分 颠覆竞争的本质—— 战斗一开始就已经决定胜负了
“企业业绩不好并不是对手造成的,而是企业本身的问题。”
一、 改变错误的观念和做法
二、 错不在市场嗅觉,而在于市场判断
三、 任何时刻都需要维系企业生存的三大命脉
四、 如何从一开始就避开竞争
第四部分 破解品牌疲软的魔咒—— 市场低迷是品牌最佳的调整期
“房屋久了会破败倒塌,机器用长了会磨损不堪,人老了会寿终西去,长盛不衰的唯有品牌。”
一、 为什么谈品牌的人多,而做品牌的人少
二、 如何让品牌魔力大放异彩
三、 务实打造本土品牌的见解
第五部分 把钱花在刀刃上—— 经济萧条如何发挥传播的力量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大众对信息的接受模式是:遗忘和过滤99%,只能记住1%。厂家自以为通过广告、软文、图片、研究报告等手段告诉了大众一个完整产品的信息,而这只是厂家的一厢情愿。大众在超量的信息刺激之下,对产品的印象是零散而模糊的,所以厂家要把各种传播手段加以整合,使大众头脑中一个个“零散的1%”最终能在头脑中凑成一个厂家想要的99%。”
一、 品牌传播为何吃力不讨好
二、 如何引爆注意力经济
三、 缺乏预算如何跟人拼
第六部分 从“颠覆”到“蜕变”—— 靠什么方法更好地迎接市场春天
“有组织的放弃,有组织的改进,挖掘成功经验,系统化的创新。”
一、 趁机打造虎狼之师
二、 困难和崛起都应具备企业家精神
三、 洞悉企业竞争制胜的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