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思进
对于股票价值的分析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种:技术分析和基本分析。
技术分析来源于Charles Dow,是在十九世纪初发明的道氏理论,此理论包括了以下三大原理:第一,价格反映一切市场行为;第二,价格跟随着特定的趋势变化,而不是完全随机的;第三,历史会不断重演。道氏直接应用在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并演变成了道琼斯理论——技术分析的理论基础。
根据技术分析,证券市场总是不断地在三个阶段中周而复始:第一个阶段是分配期(开始于牛市的最后一个阶段),敏锐的投资者会感觉到投资所得,已经达到了一个不正常的高度,便会开始加速卖出他们持有的股票,让一些比较“傻”的投资者接手,大量买入;第二个阶段是恐慌期,买方减少的同时,卖方则更加急于卖出所持有的股票,使得股价突然直线下降,交易量会在此时达到最高点;而恐慌阶段之后,也就是第三阶段的开始,这个阶段由于大量消极的卖出已经发生,下降趋势开始减缓,但由于部分投资者需要筹集资金来卖出股票,所以下降趋势还是会持续。当所有的负面消息全部公布,多数人认为经济毫无希望时,熊市就会结束,此时就牛市开始了。
有意思的是,到目前为止技术分析不被主流所承认,几乎所有正规大学的证券分析课对技术分析嗤之以鼻,而与之抗衡的是基本面分析,也称为价值分析。
基本面分析是从宏观经济、以及企业的财务状况去判断证券的合理价值。以宏观经济为例,如果以GDP的增长率去考虑一个行业甚至一间企业的前景时,称为“从上而下(Top-down analysis)”。主要是通过对比各上市公司之盈利增长、发展潜力、市盈率及年报数据等,让投资者预测各上市公司的未来走势。巴菲特就自称是使用基本分析指导他的一切投资。
据美国股市前100年的统计显示,股市长期的平均回报在10%左右,也就是说,你要是在15年前投入大市1万块的话,按复利计算,这笔钱目前应该升值到4万左右。
可事实上呢,在这次金融海啸中,无论是使用技术分析的短线炒家,还是用基本分析的长线投资者;无论是普通散户,还是金融大机构;无论是华尔街的五大投行,还是数年来业绩卓著的大基金,几乎无一幸免,全线崩溃。美国人投入的退休基金平均缩水40%以上,而那些稍微有点“进取心”、投入个股的投资者,损失则更大,财富大幅缩水。就像国内的一句话“辛辛苦苦几十年,一朝回到旧社会”。
那么每年10%之间的股市回报,财富又到哪儿去了呢?
美国财长盖特纳(Timothy Geithner)公开承认,美国的金融体系出现了系统性的问题,使这些年来不断地产生股市房市泡沫,甚至导致了金融海啸;祸根来源于层出不穷的衍生工具和对冲基金。就是这些玩意儿,将投资短线回报用几十倍的杠杠儿来放大,出现了纸面上虚幻的巨额回报,被华尔街那些大鳄、CEO、高官们以奖金花红的方式,成百上千亿地“袋袋平安”。而一旦泡沫消失,留下来给广大投资者的,就剩下了这一片废墟。
显然盖特纳看出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他向国会呼吁,一定得实施自罗斯福新政以来最为全面的金融体系改革。不然的话,无论基本分析还是技术分析都不会管用!每隔几年,金融海啸便会不断的发生。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