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排列一下2010年证券市场最重要的政策,或者说第一颗重磅炸弹,无疑政府对原始股征税当居头条。按照有关规定,从
此条规定对股市来说,肯定是有着非凡的积极意义,它让“大小非”这把悬在股市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有所收敛。但我的看法是,其意义不大,或者说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因为,相对于二级市场的普通投资者直接从二级市场上高价购买股票来说,“大小非”取得这些股票的初始价格一般只有1至2元(这个区间包括了股改过程的送股成本),极端甚至都有“负成本”的。而二级市场流通股的价格则是动辄20倍以上的市盈率(如果是像现在的中小板与创业板的话,则更是高达70倍左右)。因此,即使是征20%的税,对于他们来说也是赚得盆满钵满的,然而,“人心不足蛇吞象”,活生生的从他们嘴里再掏出20%,也让他们心疼。但是,如果任由这些成本极低的“大小非”在毫无顾忌的情况下抛售到期可变现的股票,也必然会造成该股票价格的跳水,也让那些在二级市场上买入股票的投资者成为“大小非”的踏脚石。
这些“大小非”的持有者能不能避税呢?答案是:能。通过ETF就可以达到这一目的,当然,这一避税的前提是,其手中持有的股票应该是某只ETF的成分股才行。其避税的过程大致如下:
首先,通过二级市场买入除自己手中的原始股以外的其他ETF成分股,然后,再通过一级市场将这些从二级市场上买入的一揽子股票和自己手中持有的原始股按照指数的配比,一起兑换成ETF份额。最后将换到手的TEF份额在二级市场上抛出。如果持有的股份较多的,可以通过来回反复的操作,直到把手中持有的那些股票全部换掉为止。通过这种方式,那些“大小非”就可以实现原始股的避税。当然,这种方式也是有成本的,其成本主要是交易成本与市场变化所带来的冲击成本。不过,一般情况下,通过ETF来兑出手中的原始股所产生的交易成本和冲击成本远小于在二级市场上直接抛售所需要交纳的那20%的税收。
笔者曾经就此方法建议几个朋友一试,从他们反馈来信息看,此方法确实可以实现避税的目的,但是,操作起来也并不非常的简单和容易。因此,想要一试的投资者需要三思。
温馨提示:本文仅仅只是一个小散户对股市的一点个人看法,文中所涉及到的股票基本上都是本人实际操作中的股票,盈亏自负,说出来只是告诉各位股友本人的操作情况。不构成任何操作指导,仅供股友参考,市场永远是正确的。真诚的欢迎指点。股市风险莫测,祝各位股友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