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禁”能稳定代课教师情绪吗


 

 

“软禁”能稳定代课教师情绪吗

2010-02-10 03:08:00 来源: 京华时报(北京) 跟贴 0 手机看新闻

本报特约评论员魏英杰

原以为代课教师应该在乡村的多,城里少一些,近日才知道深圳如今还有6000多名代课教师。2月8日凌晨,代课教师张国军等3人向媒体求救,称被深圳南山区教育局“软禁”。随后,教育局有关负责人确认这一消息,解释称这只是在“帮助老师们了解政策,稳定情绪”。

据称,这3名老师在日前当地组织的“转正考试”中成绩不理想,担心从此失去入编机会,因此“采取了不理性的行为”,在网上和QQ群发表偏激言论,并表示要到省里有关部门上访。这就让人搞不懂了,在网上发表意见,找有关部门上访,犯了哪门子国法?担心这些言论“影响到节前社会的安定团结”,又是什么冠冕堂皇的理由?

先不提代课教师的总体现状,有人对政策不了解,有意见,这都是很正常的现象。一个社会不可能到处一片和谐,那样的话肯定是个假象。有问题解决问题,既然人家有所不满,教育部门官员就该耐心解释,妥善解决。现在把人家弄到一个地方去,几天不让回家,这不叫软禁,难道是新发明的限制行动的方法?这样做,就能让老师们口服心服?依我看,采取这种措施来稳定代课教师的情绪,实质就是借公权力打压个人,干涉个人自由,这是万万要不得的违法行为。

我当然没有天真到这种地步,会认为当地教育局官员不懂得这种行为的性质和后果。老师们被带去“约谈”,更有可能是因为官员们担心自己的乌纱帽落地。但是,这种思维和措施分明是在败坏政府形象,最终受影响、受损害的也将是政府的整体公信力。

 

遗憾的是,并非一时一地存在类似思维和做法。但问题是,靠捂盖子让代课教师噤声能够捂多久呢?很显然,如果不从根本上妥善安置代课教师,依赖压制手段,也许能让一任两任官员暂时躲开这块“烫手山芋”,但到最后,这个问题仍然无法逃避,而且拖得越久越容易让人心凉,乃至于悲愤。到那时候,谁来为此负责?要找多大的盖子来捂?

实际上,只要政府部门拿出诚意,直面现实,以合理、公平的方式消化这个“历史遗留问题”,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困难。分批转正或终止聘用也不是不行,关键是要做到合情合理、公正透明。还不得不说,国家教育部门不把代课教师真正当老师看待,而是称之为“代课人员”,有关部门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思维上就已经错得十分离谱。在此背景下,深圳教育部门随意把代课教师们请出来“约谈”,自然也就不奇怪了。

见A21版

(来源:京华时报)

(本文来源:京华时报 ) netease

更多相关搜索:

 

 

跟贴读取中...

点击登录 |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如何使用跟贴
修改昵称 关闭窗口
盖楼回复 关闭窗口
点击登录 |
发言 | 退出
复制收藏 关闭窗口

复制成功,按CTRL+V发送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