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穷越光荣”是历史倒退


 

 
    真正贫穷的生活我们这一代还不算经历过,但历史书上的旧中国通过革命成立新中国,人民当家做主成了主人,获得了自由,过上了有尊严的生活。

    文革时期,“斗”字可谓淋漓尽致了,虚伪的精神胜利者们将“越穷越光荣”推到了极点,人们再次进入了闭关自守、缩手缩脚的农耕生活之中。

    改革开放了,似一缕春风吹醒了神州大地,从此真正的脱贫致富开始了,而且一发不可收拾,于是我们就成了新中国的幸运儿。

    发展才是硬道理。小平同志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真正敲开了思想大门,让经济在几年、十几年的增长中翻了几番,经济总量上升到了世界的前几位,并让大多数中国人从贫穷走向了小康。中国的改革不但让中国人民解决了生活最基本的吃、穿问题,也逐步的解决了住与行的问题,至少让城镇的居住水平大大的提高,由1978年的人均 3.6平方米的使用面积上升到人均不少于20平方米建筑面积的总量,也让穷得买不起自行车的大多数家庭改善了“行”的状况,一部分家庭开上了私家小型车,这就是改革的力量,也是发展的动力。

    经济危机了,唯独中国汽车与住房在高速的增长与销售,世界人民都在羡慕中国人的消费。尽管中国还存在着收入分配中的许多问题,还存在着贫富之间的巨大差别,但中国人正在以贫穷走向富裕的事实却是不可否认的,这就是世界的眼光开始重新审视中国。

    再说房地产业,近年来一直作为咱们中国经济的主导行业,确实起到了带头的作用,特别是近几年来的房地产发展势头,带动70多个行业一起发展,具有纵观经济发展的统领作用,为中国经济腾飞立下汗马之劳。

    但是房地产业在几年的发展中,偏离了老百姓的生活现实,已经购买不起了,“居者有其屋”只是在书籍里才能找到,其中又夹杂了诸多的市场不规范成分,加上政策的滞后性,再次将房地产业逼上绝路。

    如果早期就进行房价控制,就进行多元房源的建设,就不会出现现在的被动局面。有人说,经适房、廉租房等国家保障性住房,要加大力度建设;也有人说,几十年之后乃至近百年后,颓废的建筑垃圾将是社会的巨大障碍。

    且不说远期预期,就说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规模、建设标准、建设质量、建设服务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就是这样的房子,还成为了权力下的猎物,哪有老百姓的事情,这就是历史的倒退。

    “越穷越光荣”,这是特殊环境下的一种教化思想,现在人,打死他也不会相信,这就要求与时俱进,不要步入社会的后尘,被人所弃。

    社会的进步一定会在几代人的努力之下,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走向共同富裕的社会,无容置疑,这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