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来美男如美女
丁启阵
一般词典里,都有“美女”词条,但没有“美男”词条;世界各国各地如火如荼频繁举办、吸引大众眼球的选美比赛,实际上都是美女选拔赛,而不是美男子选拔赛;历史上,“四大美女”和她们的故事广为传播,以至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美男子究竟是哪几位,有些什么事迹,却鲜为人知,说法不一……种种情况,都源自一个原因:古往今来(至少是父系氏族时期以来),男性基本上不曾被认真地当做审美对象。
历史上以及现当代的种种“美男榜”,实际上都不过是“美女榜”的山寨版,当不得真的。充其量,不过是一些好事者“阴阳”观念作祟的一种形态,觉得既然有了“美女榜”,也应该弄个“美男榜”出来,以便拼成一幅阴阳和谐欢乐图。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有根据的。最重要的一条根据就是:男子之美,历来没有独立的考察标准。或许有人会说,美男子的标准就是英俊。可是,继续追问下去,“英俊”有哪些具体指标?恐怕就很难说出个子丑寅卯、甲乙丙丁了。不像考察美女,从头到脚,眼睛、眉毛、鼻子、嘴巴、颈项、胸部、三围……都有一整套的数据化指标。
据我所知,我国历史上那些有名的美男子,其实都是有明显女性体貌特征的男性,直白地说,就是:都有点不男不女。谓予不信?请看:
《左传》中有两位美男子。公子鲍,“美而艳”。子太叔,“美秀而文”;
《登徒子赋》中的宋玉,“体貌闲丽”;
《汉书》中有四位。张良,“…若妇人女子”。张苍,“肥白如瓠”。东方朔,“目如悬珠,齿如编贝”。司马相如,“车骑雍容,闲雅甚都”;
《后汉书》中的马援,“眉目若画”;
《世说新语》中有不少著名的美男子。何晏,“美姿容而绝白”。魏文帝曹丕怀疑他搽了脂粉,故意大夏天请他吃热汤饼(面条),出大汗之后,何晏用衣袖擦拭,结果,“色转皎然”,脸色更加洁白。潘安,怎么个美法,没有正面描写,只有侧面烘托,说他每次出门走路,妇女们就会因为喜欢他,而向他的车里投掷果子,常常满载而归。王蒙怎样美法也没有直接说明,只讲他喜欢照镜子,顾影自怜。还说他有一次帽子破了,去商场买帽子。结果,妇女们都很喜欢他,纷纷赠送他帽子;
《晋书》中,谢尚点评晋朝美男子,说杜乂“肤清”,卫叔宝“神清”。王戎赞美王衍“神姿高彻,如瑶林玉树”。裴楷,“容仪俊爽,时人谓之玉人”;
…………
例子不胜枚举,说的都是些皮肤白皙、眉目清秀、相貌艳丽、举止斯文的男子。其中最直接明白的,莫过于《汉书·张良传》“赞曰”对张良相貌的形容。
据说,民国时期也曾经有“四大美男”的说法,梅兰芳、周恩来、张学良、汪精卫云云。三位军政闻人不便议论,单以京剧名家梅兰芳而言,众所周知,是以扮演女性美闻名于世的。
我总觉得,古往今来所谓的美男子,其实主要也是以男性的立场、男性的眼光、男性的理念评选出来的,很难保证不会受到态度不认真、心思不单纯之类因素的干扰。我认为,男人美不美,应该由女人说了算。
2010-5-18
历来美男如美女
评论
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