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套>>系列
套,保险套,避孕套,安全套,自身的造像与语境,对于当时我的创作情感而言无疑是最佳的选择。它提出一系列问题,读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解读。
画布上的《套》系列作品大约创作了20幅。后来又以数码艺术的手段创作了另一个《套》系列。唯独关于鲁迅先生与套这幅作品使我在创作中郁闷,草稿和半成品、姊妹篇加起来堆塞了工作室的门。我想寻找一种语言,它不仅是材料和画面肌理的尝试,我要求这种语言能够准确表达鲁迅先生的负重和无法承受之轻。这件作品在艺术语言上是一次新的探索。数码艺术的介入、印制、瓷烧、绘画、打磨、铁板与保鲜膜的拼贴组合,以及打铆和玻璃钢雕塑使之的最后成型,整整半年时间才得到满意的苍桑斑驳和沉重感。
《套》系列作品传达的审美和艺术态度只是一方面、而方法更是我注重的。对生存空间和一些人物的思考,将之转换成一种视觉艺术语汇,这是我作为艺术家的本分。
《套》系列作品,从一般概念上讲,是一种现成物的集合体或说是在现成物上的叠加,这种行为、观念、图式,能完全改变现成物自身的意义和价值。这也是一种诉说方式,如演讲而不是自言自语。这是我认为比较好的一种经验,故而长期坚守。观念艺术并不新鲜,艺术材料的开发和恰当运用也纯属技术活,采用传统的构图形式以当代视觉语言描绘主题物的故事,是我20多年来一直惯用的后现代艺术的叙事方式。我习惯地会在创作中将解体的完全不搭界的东西强行组合在一个画面中,以幽默或调侃的视觉效果表达个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20年国外的游学生活,后现代艺术的颠覆性和荒诞感早以种植在我的创作经验中。虽长期远离祖国,但由于早年习水墨画,也识得三个汉字:xxx,于是从某天起,“禅”的道貌就一直在我的血液里流淌,它贯穿了我20多年的创作历程。
如此这般,“禅”便成了我作品中的一张狗皮膏药。
我对艺术的态度是极为谦卑的,故我探索,故我思考,故我请教。
2010年4月2日于纽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