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首次综合应急演习目击记,地震了,别乱跑


新闻源自会购网:http://www.5higo.com/h/live.shtml?method=show&0=1842

   5月11日,南京市在洪武北路小学举行了一场综合社区减灾应急预案演习,模拟地震突然发生之后的自救互救以及政府的救助行动等。记者看到,在周围林立的居民高楼中,学校的操场作为难得的大片空地,形成了一个天然的避难场所。

  南京市民政局救灾救济处处长顾玉娥告诉记者,这是南京首次进行综合应急演习,检验医疗救护、灾情统计和灾民安抚、食品发放、灾民安置等各个环节的可行性。

  15:01,演习现场响起了刺耳的警报声,提示大地震突然来袭。但奇怪的是,校园内却没有出现大批学生夺门而出的情景。原来,学生都已经在老师指挥下就地缩成一团,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之下,而靠外墙的学生还要尽量往里靠。

  现场专家告诉记者,在地震来临的一瞬间,千万不要乱跑,要就地寻找卫生间、墙角等处躲避,使身体尽量缩小,但不要靠近窗口,尽可能关闭水、电、气,防止次生灾害。

  15:05,现场的高音喇叭里传来命令:“现在是地震间隙,立即疏散!”记者看到,各个教室的门瞬间打开,学生们都用手捂着头冲了出来,老师们在旁边快声督促。不到一分钟,学生们都已经聚集到了操场上。

  几乎在同时,附近高楼里的居民在社区志愿者的指挥下快速向楼下跑去。社区志愿者一边疏导居民逃生,一边提醒小心楼梯,抱住脑袋。居民跑出楼门,迅速跑向旁边的空地。救助人员也快速赶到现场,支起临时帐篷,设置好各重要救助部门。同时,有工作人员拿着喇叭向逃生群众喊话,不停地安抚他们的情绪。

  记者看到,疏散途中有几名志愿者背着年老体弱的人员,或搀扶行动不便的人员。绝大部分居民撤退到操场后,社区主任林慧芬报告:北门桥路3号楼有人受伤,没有撤离,请求支援。应急搜救小组随即跑过去营救,不多会儿,就用担架将两名行动不便的老人和伤者抬了出来。

  此时,操场上已经站满了人,组织者进行食品和水的发放。记者看到,每个安抚点都有桌椅,放置标志牌,并配有小喇叭、应急灯,有工作人员负责接待疏散群众。

  家住15楼的哈爱珍老人告诉记者,这是她第二次参加这样的演习了。“这样演习是有用的,大家会随时有所准备,不要地震来了像没头苍蝇!”

  一位组织者认为,虽然演习基本贯彻了应急预案的方方面面,但参加的居民毕竟仍是少数,需要改进之处不少。社区减灾防灾教育,依然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