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任何东西只要和3G扯上关系,就会成为热点,比如最近的3G计费之争:最近项立刚项总发文说《3G计费应该分开手机和上网卡》,大虾葛长伟则认为所有终端应该一视同仁,当然还有很多业界同仁的参与,热闹非凡。于是,我也决定掺和掺和。
首先,我认为,3G资费的重点不在计费方式而是资费水平,这是我整整11个月前写的一篇文章的标题。如果你的资费水平是合适的,谁会在乎你是怎样计费的呢?记得还在上大学的时候,有一天去公共澡堂洗澡,我看到一告示:即日起澡堂以流量计费。不愧是邮电大学,连后勤都和运营商的搞法一样。但我并没有掉头就走,因为我才不在乎是按时间、按次数还是按流量呢,我在乎的是洗一个澡到底多少钱。事实证明,新的按流量计费的澡堂收费模式是欢迎的,因为90%以上的人洗一个澡的费用从原来的1块降至7毛,还节约了水和电。
其次,在总体资费水平相差半斤八两的情况下,哪种计费方式合理,衡量的标准是:用户需求、产业趋势和技术实现之间的平衡。其实我们能看到,在2.5G时代,运营商采取的是区别计费,因为两种网络是不同的,而且最关键是毫无关联的;而现在,到了3G时代,互联网和移动网在融合,如果区别定价反而会有问题。就好比从东门可以进来,从西门也可以进来,但你的收费却不同,结果必然是一个门被挤扁另一个门却闲着,这种事不能干,对谁都没有好处。
如果强行分开计费,还是带来更多的问题:比如,用电脑接USB连手机上网,这是按手机还是电脑收费?ipad算是电脑还是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