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温泉:2000米地下接连涌出的财富神话


  拜短短四五年的探掘史所赐,一股深处黑暗中的巨大热流正在通过根根细细管道,从6000多万年前的远古向我们汹涌而来。  

  沈阳人的脚下从未如此精彩纷呈:1000米以内,煤炭当家;2000米上下,石油镇守;而2300米至2500米之间,则温泉的地盘。如果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沈阳地区的煤炭和石油发现见证并助力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兴旺与发展,那么,本世纪第一个十年的末期涌现出的地热温泉资源之于沈阳,则或许有着更加深远的特殊意义。  

  2006年至2008年,沈北新区(原道义开发区区域内)陆续发现地热温泉矿藏,预计储量近30亿吨;2006年,新民地区探得地热温泉资源,当地官方称“现已探明沈224区块兴隆堡地区地热水储量约40亿立方米”。作为直观的对比,目前已公开数据显示:辽河油田沈阳采油厂开采区域内一度探明的石油地质储量为3亿吨,已动用2.4亿吨。

  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开发由是发端。2009年3月,沈北新区向外界宣布,与开发商合作投入10亿元,分三期开发包括餐饮、洗浴、娱乐等大项目在内的“东北第一温泉城”,规模相当于10个“夏宫”;2010年3月,新民市兴隆堡镇又将这种开发上升到了另一个全新的高度,宣布将依托地热温泉资源,举全镇和新民市之力全面开发温泉旅游及温泉地产,打造“兴隆温泉城”和“中国温泉之乡”。  

  很显然,沈阳地区出水温度介于60℃—70℃之间的温泉水正在以出人意料的速度,向外弥散着其独有的财富热度。
 
  新民篇:  

  老牌“百强镇”的新冲动  

  2010年4月29日,雨一直下,新民市兴隆堡镇的气氛十分融洽甚至有些火爆。  

  没有理会并受制于沈阳地区历史上少有的连阴雨,世界温泉部落项目奠基仪式如期举行。似乎于一夜之间,这个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总投资逾十亿的浩大温泉地产及综合旅游项目,把中国版图上这个极不显眼的小镇推到了聚光灯下。暂时,谁者不想否认的是,随之而来的,将是一场波及并惠及整个新民乃至大沈阳地区的温泉大开发。  

  然而,建设需要用地,可兴隆堡镇却已无地可派。这与4年前的一次“意外”有关。  

  位于沈阳与新民连接带上的兴隆堡镇虽处内陆腹地,但却脚踩大沈阳经济区城乡结合部新市镇建设重要节点,北联沈阜经济走廊咽喉,南通滨海经济带要道。而如果没有温泉,这只是它所面临过的第三个机会。  

  上世纪80年代中前期,迫于国际、国内日益传导的能源压力,找油、探油、出油越来越成为我国能源行业的急迫任务,当年“为了打出大油田,宁可少活20年”的豪言壮语,开始在沈阳周边地区落地生根。果然,1984年,地质储量3亿吨的较大型油田将辽河油田沈阳采油厂锁定在了兴隆堡镇。“无论计划经济时代还是市场经济时代,石油都是国家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和物资,有些事情不是地方能决定的。”《时代商报》辗转联系到的一位兴隆堡镇当年的官员叹息道,由于当时区域情况所制,配套设施及产业没有也不可能建在兴隆堡镇,“可以说,有女嫁入油田家属区几乎是当地人改变生活质量的唯一方式。”  

  就这样,在几乎相当于整个改革开放时长的漫长跨度里,小镇兴隆堡因油而名却并未因油而兴,“守着金饭碗发不了家”如魔咒一般挥之不去。直到本世纪初。  

  事实上,作为兴隆堡镇一度的忌讳,“望油兴叹”亦如一枚硬币的两面,轻轻一翻,眼前豁然。振兴老工业基地的上情下达后,早已不在抽油“磕头机”前打发农闲时间的人们躁动着离开了阳光地儿和麻将台儿。近10年光阴里,玻璃制品、防爆电子、彩印包装和机械加工已经成为兴隆堡镇的“传统产业”。  

  “现在,兴隆堡镇年纳税8000万元,是位列辽宁省百强镇第76位的重点工业强镇,是工业之乡、教育之乡、杨木之乡和石油之乡。”面对媒体,中共辽宁省沈阳市兴隆堡镇委员会书记柴静祥已习惯将“石油之乡”摆在最后。  

  毋庸置疑,大沈阳经济区建设是兴隆堡镇的第三个机会,或许也是最好的一个。“在大沈阳经济区背景下,我们已被列为辽宁省新市镇建设的8个试点之一。”但柴静祥同时却认为,这第三个机会必须与第四个机会结合起来才能使效力趋近极致。  

  “那时真是天助我们。”至今,李成友的思路还不时回到2006年7月。彼时,辽河油田沈阳采油厂在钻探作业中意外打出地热温泉水,后经国土资源部沈阳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等多家权威部门评定:兴隆堡镇地区(沈224区块)地热水储量约40亿立方米,出水温度65℃;偏硅酸含量满足国标有医疗价值浓度命名标准、氟含量达到医疗热矿命名标准,初步认定为“含偏硅酸,氟型医疗热矿水”;完全可以满足温泉水的开发利用,可开采期达百年以上。  

  “镇里在请示新民市之后,马上研究出台了全力打造‘兴隆温泉城’的发展规划——依托温泉、不放工业,大力发展温泉旅游度假产业和温泉商业地产。”李成友说,随后,身为工业副镇长的他被任命为主抓“兴隆温泉城项目”的招商办主任,而原本具有单一引擎的兴隆堡镇经济列车也就此有了一个更为形象的比喻——“动车组”。只是,这一次,从冲动到发力再到起跑,还需经过4年时间。  

  事实上,“兴隆温泉城”的招商工作于2007年便大规模展开,以浅草绿阁为首的几个价值几千万元地产及观光农业项目已经初步敲定完毕,但接踵而至的金融风暴造成开发商未及开工便资金链断裂,卷走了一切。然而,2010年之后该项目的突飞猛进,则启发了与之有关的另一种思维。  

  种种迹象表明,2010年才是属于兴隆镇的“温泉元年”。 年初开始,日、韩、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地的企业集团便与该镇频繁接触,截止目前,已有“世界温泉部落(一期名为美国郡)项目”、修正药业“沈阳都市港湾商业公寓项目”、“沈阳皇家假期度假村”、“兴隆杭州小镇”和“兴隆温泉花园小区”5个超亿元大项目签约落地;而在当地,一个无法冲进“亿元队列”的中、小型地产项目——“御泉名邸”投资也在7000万以上;此外,一个由江苏太平洋集团操作的,包括如集中供热热源厂、煤气管道工程和污水处理等分项目在内的基础设施项目,今年年内将全部开工建设,总投资2.8亿左右。  

  “这些项目中的任意一个就够其他地方忙火一年的。”对于李成友的这种说法,柴静祥的追加注解是,“我们现在的情况不是什么项目只来来就照单全收,原来我们是出去招商,现在是坐在家里等商,而且这个过程中我们还要挑选那些规模大、品质好、牵动力强,规模都得在亿元以上的大项目、大手比。”  

  截止目前,兴隆堡镇2010年度652亩的全部用地指标已全部落实于具体项目。“再有用地项目来谈,得等到下半年或明年,排队。”柴静祥以及所有兴隆堡镇官员的心里清楚,所有这些几乎都基于深藏地下2300米的透惑——温泉。  

  比石油更“现实”的液体  

  可以说,兴隆堡镇是过去30年中国城乡结合部所有发展“矛盾”的复杂结合体之一。  

  在这里,既有刚刚铺就不长时间笔直、宽敞的高等级公路,也有跟本谈不上密集的车流,既有密度在渐渐增大的漂亮建筑,也有一直相对寒酸的政府办公平房;在这里,虽然风大尘重,却不乏春节男女耐克+李宁+阿迪达斯+……的时尚打扮,如果走在沈阳街头,他们并不会让人觉得有什么不同,唯一能暴露身份的或许只有他们鞋子和裤角上的泥点。一切的一切,都在默默告诉居民和访客,这是一座渴望发展的城镇,而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另一种不同于石油、温暖且相对清澈的液体正在成为助推兴隆堡镇发展的“神奇药水”。  

  4月29日上午的雨中,沈阳经济区兴隆堡新市镇、兴隆温泉城重大项目联合奠基仪式在沈阳世界温泉部落一期美国郡工地举行。“作为沈阳经济区兴隆温泉城的重点工程及东北首席温泉养生复合地产项目,”当天的新闻通稿以较大篇幅宣称,“以温泉养生住宅为核心,集温泉养生、温泉度假、温泉娱乐休闲、星级酒店、商业街区、高档住宅为一体,倡导休息、生活、养生三位一体先进生活理念的沈阳世界温泉部落,带动了沈阳地产行业的升级发展,开启了沈阳温泉复合地产的新篇章。”  

  “沈阳世界温泉部落一期美国郡建筑面积30万平米,主要业态包括独栋别墅、联排别墅、花园洋房、公寓、MINI小别墅等建筑形态,温泉引入到每户业主的家中,是真正的温泉入户住宅,户户都24小时足不出户享受恒温舒适温泉,项目配套四大五星级酒店-皇冠假日酒店、华美达酒店、四季酒店、利兹酒店;同时温泉主题戏水乐园、温泉理疗中心也将落户于此。”尽管该项目还停留在沙盘上,尽管当天的雨水打湿了投资方美国CHK集团代表王乃军的致辞讲稿,但与之有关的热情却已然冲天而起。  

  有些事情可以不信,但必须接受。  

  兴隆堡镇的土地价格已经由过去3万元/亩涨至现的30万元/亩。很多农户去年年末以8万元买到手的大棚,今年年初就已涨到10万地,而且眼下已经有了15万元的新价格。  

  《时代商报》记者初到兴隆堡镇采该时该镇房屋均价为3200/平方米,仅仅一周后,这个价格就变为接近3500元/平方米,而2008年时这里的房价才是1700/平方米。柴静祥自信地估计,世界温泉部落一期美国郡建成后,每平方米房价有望达到6000元以上至1万元左右。  

  “兴隆堡镇在新民市下辖所有乡镇中综合实力排名第一,2009年工业总产值7.5亿元,在全镇11.5亿元的GDP中贡献第一,而以后没准第一贡献者就是旅游和房地产业了。”柴静祥和李成友都认为,未来3年内,兴隆堡镇总人口将达8万,到2015年达12万(已属于县级的规模),同时,将成为一个既适合人居又适合创业的生态旅游新城,“农业今后发展观光、采摘、体验项目;工业发展传统项目;而温泉则要发展成为温泉旅游和温泉商业地产综合体;现代物流等项目也要在温泉城周边形成产业园区。”  

  对于前景,世界温泉部落一期美国郡的投资方的表态虽稍显保守,但兴隆堡镇方面却十分高调,“前不久沈阳春季房交会上,对于一期美国郡已有4000人确定了购房意向,近500人前来实地考察。”  

  显然,上项目就必须向农民征地,而这项在别处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意外”的工作,在兴隆堡镇进行的却十分顺利。几乎每隔几天,翟佳满、曹广用和崔洪礼三位年龄相加接近200岁的老人,都要到世界温泉部落一期美国郡的工地看看,因为他们三人的孩子已被招募为守家待地、按月拿工资的建筑人员。与此同时,兴隆堡镇官方称,随着兴隆温泉城项目的步步推进,该地区城市化进程会大大加快,失去土地的居民必将在医疗、社保等方面与现有城市人口没有太大差别。另有业内人士预计,兴隆温泉城配套项目及周边即将形成的各个产业园区今后的用工量将达万人左右,而目前兴隆堡镇的总人口才5.8万。  

  当初意外的发现,却几乎成了现在最为宝贵的资源和机遇——向后,是原本以农业为本以工业轴的生活的分水领;向前,则是一场与很多人命运有关的赛跑。  

  已经开始的赛跑  

  年初至今,短短3个月内,兴隆堡镇政府内外已处处与温泉开发有关。  

  前院,一排办公室已经被改为“沈阳兴隆温泉城规划建设办公室”,无偿供开发商使用;后院,一个底部接有温泉水的黄玉质地“转运球”已经被更换过一次,所不同的是,新装上去的这个更大,更气派;周围,镇政府的四面外墙上,已经被密密匝匝地安装上了“世界温泉部落一期美国郡”的宣传围挡,只有“新民市兴隆堡镇人民政府”几个字提示着这里从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是政府机关办公场所——据兴隆堡镇一位官员说,因已有开发商“相中”此地,镇政府以后将迁往它处。  

  身处如此温泉语境下的官员则忙并快乐着。接受《时代商报》采访的半小时里,柴静祥的手机10余次响起,“全部都是介绍来谈项目、要土地的。”经常在会上被人追着签约的他说,在2010年所有用地指标均已用完的情况下,很多已经确定意向的开发商只能排号等待,“目前,10几个大项目处于这种状态。”但《时代商报》注意到,即将如此,不想输在“起跑线”上的众多开发商们也愿意不厌其烦地联络和造访兴隆堡镇。为了接街这类人群,柴静祥已经感到分身乏术,“这拨没走,另一拨就到了,每天晚上六七点钟下班已成家常便饭。”  

  而另外一种方式的速度和赛跑来得则更加迅猛。“御泉名邸(兴隆堡镇另一个较早开工的温泉地产项目)刚开始才2700元/平方米,得知美国郡及兴隆温泉城大项目落户后马上坐地涨价,在一期起价调整为3480元/平方米后,二期均价即告4000元/平方米,现已卖出70%左右。”柴静祥说。  

  来自房地产业内的另一种观点则更具与速度有关的贴切意味。“兴隆堡镇目前10多个与温泉有关的地产项目均落实于本轮国家地产调控之前。”一位不愿具名的沈阳地产界资深分析人士说,与其说这些开发商已“无路可退”不如说是“不愿后退”, 鉴于以往调控的经验,等风暴过后再抓项目和亮点显然无异于将金钱拱手送人,“业界较为普遍的共识是包括房地产在内的中国经济三五年一调,而在兴隆堡镇的大沙盘上,绝大多数地产项目的初步建成周期正是5年前后。”  

  种种或平行或交织的思维下,一场史无前例的造城运动在温泉的感招下正在将兴隆堡镇变成了一面积86平方公里的大工地。世界温泉部落一期美国郡的工地上,在大型机械和施工材料的掩映下,残留在地里的作物根部成为此处曾是耕地的最后一点线索。  

  谁比谁更清醒  

  无论历史和现实给小城兴隆堡留下并创造了多少遐想,至少现在,有些故事正在发酵。眼下,兴隆堡镇责成当地两位颇有名望的文史研究者收集、整理该地区掌故与传说,并计划印刷、装订成册。 

  “我们不会只打温泉牌,它只是我们发展道路上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2010年4月作如此表态之时,柴静祥的办公桌上由“中国温泉在线”专家委员会评定并颁发的“年度中国温泉旅游资源最具开发价值20强”的奖牌已经存在了1年多之久。  

  事实上,探得温泉之后的直到2009年,3年多时间里,兴隆堡地区一度处于对温泉近乎于狂热的顶礼膜拜之中。  

  不算上文提及的兴隆堡镇政府院内院外的布置,单就当地其他情况而言,就足以说明问题:在开发和待开发的所有楼盘,都将“天然温泉入户”写在了楼书的最醒目处,有的甚至一同印上了温泉水的矿物含量和象征权威的地矿部门的大红印象;而且,人们在还未进入镇中心区的路上,便可一眼望见高悬于二三十米高空“中国温泉之乡”的巨幅广告宣传牌。尽管使用百度稍一查询便可获得国内自称“中国温泉之乡”的地方在数量上早已突破个位数。  

  “我们曾经的想法与口号是‘南有海南兴隆(海南省一同名市镇,数年前已因温泉扬名国内),北有新民兴隆’。”但不久前新民市主抓沈阳兴隆温泉城项目副市长王华锋在接受《时代商报》采访时却语出惊人,世界温泉部落一期美国郡以及其他温泉地产项目一期结束之后,后续各期工程将不再温泉入户,“我们要保护资源,实现可持续开发与发展。”  

  石油与温泉,一浊一清一稠一稀一冷一热两种神奇的液体,正载着小镇兴隆堡穿越迷茫与清醒、狂热与冷静,奋力游向很有可能是同样神奇的未来。
  
  沈北篇:  

  新区枕地热,一梦40年  

  如今,沈北新区地下有温泉已不再是新闻,但还是有必要向前反推两年时间,因为细究当年会发现,沈阳地区的“温泉元年”正是由此开始。  

  “总面积为1098平方公里的沈北新区,地下蕴藏着一个面积为400平方公里的大型地热田!”早在2008年7月14日,辽宁省物测勘查院(以下简称辽宁物测院)向《时代商报》独家公布了这一沈阳勘探史上的重大发现。此前,尽管外界屡有风闻并追问不断,但这一消息还是被密闭了长达3个月之久。

  彼时,辽宁物测院总工程师姚明和证实:如果开采得当、回灌充分,该地热田“足够沈阳用100年”;更为重要的是,它将对沈阳的供暖体系、农业模式和节能减排思路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那是令人难忘的一幕,只是当时没有媒体见证:2008年4月16日上午,辽宁物测院投资近千万元、位于沈北新区新南村的地热钻探现场沸腾起来,抽水机的轰鸣声中,在经过2509米的黑暗旅程后,一股高温热水终于涌入精彩的大千世界。该院此后上交的报告中这样写道:2007年11月28日开钻后,总进尺2509米,成功打出井口水温70℃左右、日总出水量1200吨的地热水井一眼,该井水质系具有医疗价值的偏硼酸、偏硅酸、氟型医疗热矿水。

  而此前的2006年8月7日,在辽宁物测院的参与下,沈阳道义地区(2006年11月划归沈北新区)已经钻探到一眼深度在2000米左右、井口水温63.5℃的地热井,日总出水量也是1200吨,当时就有技术人员预测,沈北新区的地热水资源总量约为23亿吨。日后,签于当时新民地区的温泉资源仍然处在石油系统进一步钻探阶段,地方并未参与,沈北新区顺理成章地将沈阳地区带入了“温泉元年”。

  对于这一系列了却了沈阳地质人一段40年夙愿的重大发现,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专家都基众兴奋异常。

  “沈阳北部有一个形成于6500万年前(新生代)的‘沈北凹陷’,面积巨大,上述两眼地热井恰巧位于该凹陷范围内。” 都基众说,早在上世纪70年代,地矿部门就发现“沈北凹陷”存在热异常,并展开调查,但由于当时技术和资金的限制,钻探较浅,未获成果。

  即便如此,地热信息始终未断。到上世纪80年代,位于“沈北凹陷”内的大桥煤矿,在开采垂直深度至400米时,突然有热水破壁而出,但矿方并未在意,由于当时煤矿开采任务紧,地矿部门也未进行深度勘探。

  “那是一段难忘的经历。” 在都基众的回忆中,从那时起,他便受命带队开始在大桥煤矿附近钻探地热井,不过钻至700米时便穿透了地下热水层,失望并受时代影响渐渐浮躁起来的人们一度认为该地热层埋藏如此之浅,不符合大型地热田特征。

  而对于都基众这位在冰岛(世界地热最丰富、开发最成熟的国家)工作过的地热专家来说,这并不是个坏消息——地热资源往往并不独立存在,“沈北凹陷”的更深处极有可能蕴藏着规模巨大的地热资源。

  与此同时,前后近40年的时间里,辽宁物测院也积累起了大量地热勘测资料。“那些资料足足能堆满一间面积10平方米的屋子。”一位地矿界资深人士形容。

  “的确是一场漫长而艰苦的等待。”辽宁物测院总工程师姚明和回忆,2008年4月16日上午沈北新区新南村地热井出水现场,辽宁省地勘局局长于文礼一改往日的严肃,高兴地说:“这眼地热井圆了沈阳几十年的地热梦。”

  素来作风硬朗、以严治下的局长之所以喜行于色,是因为所有地矿人都清楚,这样一个地热田意味着什么。或许,曾经在中国版图上默默无闻的沈北地区也将因此获得改变。  

  大半个沈阳或将受益  

  “我们预计,整个沈北新区范围内最少可以打出40眼地热井,而沈北新区有其中2眼就已足够。” 姚明和说,其它地热资源经管线就近供给沈阳大东、皇姑和于洪三个区后,所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无法估量。

  对于地热资源的利用,世界上早有成熟经验:地下热水被抽到地面后,70℃至60℃时,可直接供暖;经上一步降温为60℃至50℃后,可用来洗浴;当水温进一步降低至40℃至30℃时,可以引入农田地下管道,实现寒冷季节里的高地温,与塑料大棚一起解决高纬度地区冬季土地利用率低下的问题;最后,热水再被回灌至地下自然加温,从而实现地热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有冰岛工作经验的都基众说,在冰岛,由于地热资源丰富,以这种路径在地下输送热水的管道十分发达。

  不仅如此,我国北京、天津、新疆等地也有着地热利用的成功经验。早在2006年时,《北京现代商报》就已报道称:北京地热相关行业年收入已经超过40亿元,其中仅温室观光农业一项就达27亿元。

  然而,对于把节能减排作为重中之重的沈阳来说,沈北新区地热田的发现,无疑有着另一番重要意义:

  据测算,上述在道义地区打出的地热井,可采水量为每年3000万吨,按水温热值折合成标准煤,超过26万吨;而辽宁省物测院在沈北新区打出的另一眼地热井,由于水温高于前者,在这一数值上还要更高。

  与此同时,来自沈阳市供暖办的资料表明,沈阳供暖面积超过1.25亿平方米,每年需要煤炭500万吨以上,向大气排放的污染无法估量。而且,依现近年情况看,沈阳冬季供暖耗煤呈上升趋势,有关部门也在考虑并试探通过启动冬季供暖应急预案、政策扶持供暖企业、加大补贴等方式予以应对。

  “沈北新区地热田不仅可以整治冬季供暖这个‘排污大户’,而且还将为政府省下大笔财政资金。”《时代商报》采访到的专家们如是说。

  “除了供暖,还有农业和宾馆、洗浴等行业呢?沈北新区地热田创造出的价值无法估量。” 姚明和说,有关部门已经着手在沈阳蒲河地区继续钻探地热井,“届时,沈北新区汹涌的地热将喷发出更大、更多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  

  东北温泉“老大”的雄心  

  与新民市兴隆堡镇相比,沈北新区的温泉之路可谓顺风顺水,而这也激发了这里极大的“雄心”。  

  随着沈北新区人民政府与唐都集团就温泉度假项目正式签约,2009年3月5日成为填补沈阳地区温泉开发空白的重要一天。彼时的媒体报道称:沈北新区温泉度假项目位于该区道义经济区,东至陵园北街、西临碧桂园·太阳城、南至蒲河大道、北至规划路,项目总投资10亿元,占地397亩, 分三期进行建设的该项目“有10个夏宫那么大”。  

  与新民市兴隆堡镇的“沈阳兴隆温泉城”相类似,沈北新区温泉度假项目内也包含有数个五星级餐饮、洗浴、娱乐、会议、疗养场所,所不同的是,后者里的人工沙滩计划从海南运沙。  

  由于在旅游方面黑龙江主冰,吉林主雪,而且沈北新区距周边抚顺、本溪等7个城市也越来越只有一两个小时的车程,覆盖人口达2400万甚至更多,存在大量的消费资源,所以,沈北新区温泉度假项目人称“东北温泉第一城”。

  “沈北新区在勘探出道义、新城子、蒲河这三个盆地的温泉资源之后,马上就研究规划出了发展东北第一温泉城战略的构想,请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参加研讨会,全面论证沈北新区温泉资源的开发前景、战略定位,以及开发的方法。”就连在业界名气不凡的中国温泉在线总经理竺炜坚也认为,以如此雄心打造东北温泉第一城“很有战略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