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5月间,笔者应邀参与了海航集团旅游地产的资源整合及战略布局发展规划方案编制。前不久,笔者因海航置业融资及扩张问题接受《时代周报》记者孙中元的采访,以下是采访报道的部分内容,具体参见2010年4月8日《时代周报》http://www.time-weekly.com/show.php?contentid-6492.html及《人民网》http://house.people.com.cn/GB/169409/11323115.html
受质疑的地王
“国瑞城、三亚海阔天空项目、康乐园,海航这些项目都开发得很好。”海南房地产网顾总说起海航地产的项目如数家珍,他对海航地产的总印象是“房产多,海口的、三亚的、兴隆的”。但记者发现这些项目成熟的并不多,即使在海南本地完成的也不多。
地产专家崔元星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海航近年在全国频频高价拿地,“从大方向看是不成熟的表现,海航置业成长较晚,也就两三年的时间,主要依托海南航空在全国的背景、不缺钱,且了解全国市场。海航主要还是旅游地产特别是酒店为主,实际建成楼盘还没看到”。
崔元星介绍,2005年左右,海航主要资产是海口大英山机场土地,当时也有东莞房地产企业参与竞争,没有成功。海航拿到该地后一直没能力开发,到现在这里实际开发的除了政府大楼和海航总部大楼在建,像样的成品还没有。
范睿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海口大英山机场地块,现在建的还有180多万平方米的海阔天空项目,以及一个50万平方米的商业广场日月广场,“海航地产将用3-5年时间将这里打造成海口新CBD”。
而崔元星认为海航地产本身形象还没有建立,只是在疯狂拿地,“但这些土地有没有开发价值,值得商榷”。
海南房地产网顾总的解释更简单:“大公司都在拿地。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房地产还有50年的开发空间,才能成熟。有钱的企业不拿地,难道说不想赚钱?”
有小股东质疑海航航空业不赚钱,却频频高价拿地是在囤地,对此崔元星却不这样认为,“本质原因是房地产增值太快,毛利率可达到30%,比其他行业甚至高几倍,是超暴利;另一方面土地增值带来的暴利也不容忽视,在个别二、三线城市甚至翻倍”。他结合央企地王现象说,“不是个别企业,看最近出现的这些兵器集团、烟草集团都来当地王,可见房地产比很多行业都挣钱,这就是资本追逐利润”。
(崔元星 国际商务策划师 中国泛地产策划网www.bbbest.com 0755-26722240)窗体顶端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