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来看印度,由于民主监督和选举制度的施行,不要说“包厢书记”不可能存在,就连在工作期间干私事的政府官员也很难立足。我在印度,就从来没有看到过类似的报道和听说过类似的事情。
近日海南万宁市万城镇出了个“包厢书记”。这位镇委林书记常年不在办公室,却长期在茶艺馆包厢办公(打麻将),群众办事经常找不到这位书记。林某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辩解说,常去茶艺馆包厢是为了“谈工作”。
留着好端端的办公室不坐,却经常跑到茶艺包厢去“谈工作”,说实在的,这位镇委书记的借口和托辞也太有创意了一些。如果成天泡茶包厢都是工作,难不成镇委书记是茶艺馆的服务员或管家不成?否则,茶艺包厢怎么可能成为镇委书记事实上的“办公室”。
当然,如果这位书记在茶艺包厢里谈的真是工作倒还好说,比如一些特殊的会议或谈判就需要在茶艺馆等非正式场合进行,问题在于,书记在茶艺包厢谈的不是工作,而是麻将。比如茶艺馆的服务员就说,“(书记)是打麻将,有时他老婆来,他也跟着来,有时他自己跟别人打。”
我们这就奇怪了,镇委书记为什么会把打麻将当成是“谈工作”,到哪里才不算“谈工作”呢?依照常理来推断,这位书记在明知采访他的人是记者的情况下,是不可能说出这种毫无技术含量的话来的,至少,他应该找点其它更有说服力的借口,比如说陪外商、老板、上级领导打麻将等等。可是,书记没有这么说,唯一可以解释得通的理由是,视泡包厢为“谈工作”,把打麻烦当成是“谈工作”,甚至把什么的什么都看成是“谈工作”,只能说明“谈工作”这三个字都成了这位书记的口头禅。“谈工作”是其表,在“谈工作”的名义下做和工作无关的事情才是真。
作为为官一任的父母官,镇委书记肩负的是全镇人民的寄托,父母官的工作责任心、工作态度以及对什么是工作的认识都决定着他替老百姓办实事的实现程度。如果处处以身作则,老百姓自然皆大欢喜,并誉之为人民的好公仆;可是如果连最起码的坐在办公室里办公都做不到,还要跑到茶艺包厢里去“谈工作”,和群众的距离疏远了自然不必说,更让人民所赋予的公权力蒙羞。因为人民把公权力通过委托给某个人,这个人本身就成为了公权力的象征,他在(工作期间)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公权力,一旦公权力被茶艺包厢之类的外在所笼罩,公权力哪还有什么颜面可言呢?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包厢书记”还只上冰山一角,像“包厢书记”这样的官员还不止一个,只不过,有的在茶艺包厢里“谈工作”,有的在桑拿屋里“谈工作”,还有的在情妇的房间里“谈工作”,诸如此类。总之,他们都不是在为群众的利益在谈工作,也不是在为对岗位负责而谈工作,而是拿着纳税人的血汗钱为娱乐自己“谈工作”,为个人享受“谈工作”。如果任由这样的干部坐在一方父母官如此重要的岗位上,受害的恐怕不只是当地群众,更是全体老百姓的心。对此,我们切不可麻痹大意,更不能听之任之。
再来看印度,由于民主监督和选举制度的施行,不要说“包厢书记”不可能存在,就连在工作期间干私事的政府官员也很难立足。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