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民医经营,“国际合作”唱主角


       随着国家新医改步伐的进一步加快,民营医疗机构的政策性地位得到更加巩固和提升。毫无疑问,在不久的将来,民营医疗机构(民营医院、合资医院和独资医院等)将是我国医疗服务市场上的主导力量——而非现在的公立医院。
       当然,就像上世纪80—90年代国有企业体制改革一样,医疗改革难免会经历一些不和谐的阵痛与艰辛,因为这本身就是一场新与旧之间的综合博弈。而民营医疗机构要真正成为医疗市场的主角,首先是得期待国家的政策倾斜和大力扶持,其次是必须发挥自身相于公立医院来说更加灵活、更具市场性的特色,以丰 富的市场运作手段和操作思维,逐步提高民营医疗机构本身在患者心目中的实力形象和可靠性。
       根据权威机构对医疗行业最新的操作动态观察和研究表明,2010年,诸多民营医院都将积极寻求国际技术合作作为医院的基本发展思路,广泛参与国际医疗合作,以此推动内部医疗技术和外部品牌形象。这导致了目前一些层次较高的国际医疗合作项目,比如中日韩男科学术高峰论坛,国际学术论坛,海峡两岸学术交流会,美国医疗卫生系统(哈佛)考察,国际男科合作项目等快速走红,受到大幅追捧。
       据行业调查机构,2010年中国民营医疗机构将开启新一轮国际化合作浪潮,因此,2010年被行业形象的比喻“国际合作年”。
       看来,在公立医院垄断医疗技术与人才的大背景下,民营医院将提升自身医疗技术与队伍建设的方向转向了国外——“借西风”,对此,业内人士纷纷表示,对于民营医院转向借用“医学技术外资”的这种现象是值得认可和大力推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