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产业与垄断经济


       房价调控最近因了国家连续的严厉政策而成了热议的话题,至于房坐调控最终的效果到底如何,目前尚无法预测,但是却由此让我想起一个名词:民生经济。

       关于房价如何在十年内高涨的事情已经有诸多文章来论述,在此我不想重复。但是为什么房价不断上涨,而其市场总是存在?而且是越涨越买?这让我同时联系到教育、医疗。90年代以后,教育费用不断上涨,而多少变通家庭仍然勒紧裤腰带,而多少有钱家庭不惜重金,都要让子女得要所谓的良好教育。而往日被称为灵魂工程师的老师如今再也不像原来那样清贫(当然,主要在城市,贫困偏远山区,因其远离主流文化思想中心而仍然有思想上的时代差距)。医疗自不必说,医改多年了,看病难,花钱贵,看不起病还是目前的主要问题。

       住房、医疗、教育这三者的共同特点都是与民生息息相关的,而什么时候这些都成了产业?而且与基础设施不同,公共设施投入是国家在投资,而这些与民生紧密相关的大多是老百姓自己埋单,可以称之为民生产业。现在的商人都是绝顶聪明,尤其在中国这个人数众多,生存竞争极端激烈火的地方,商人的敏锐可以说令人兴叹,有什么地方会比民生产业更值得投资,具有更大的回报?

      拿房地产来说,富人投资chao 房,因为他们有的是钱,为什么他们敢这样理直气壮的投入,因为他们知道老百姓必得要再这方面投入。迟买早买,迟早问题而已,因为这是生存必须的,是民生产业。所以房价一涨再涨,从一个高点涨向另一个高点,老百姓还是无法,因为别人扼住了你生活必须的咽喉。

       从这一点也想到了另外一些,比如垄断产业。有些是资源性质的,有些是技术性质的,无论何如,总之是利用其在各方面的总总长处。然而垄断似乎比这种更让人易接受些。当然有些是纯粹处于一种国家出于保护目的的,不好评说。当然现在是市场经济,按照这种思路我们对有些做法似乎也无话可说,然而市场经济也遵守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的原则,究竟如何才能好好把握,这却不是纯商人所能做到的,这将是国家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