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士谔(1878-1944)
1910年,有个名叫陆士谔的人,发表了一篇小说《新中国》。他大胆预言:100年后,中国将举办万国博览会,地点便在上海浦东。
100年后,历史竟然以事实证明了这个预言的准确!
陆士谔的小说,以一个梦贯穿首尾,主人公“陆云翔”即作者本人。
在他的小说《新中国》之梦中,所描述的三大工程与现在上海的南浦大桥、延安东路越江隧道及地铁一号线的地点方位惊人地相似!更神奇的是,他还设想在陆家嘴建造金融中心,在跑马厅(现在的人民广场)建造剧院……
小说结尾,陆云翔被门槛绊了一跤,跌醒后才知道这是一个梦。妻子说道:“这是你痴心梦想久了,所以,才做这奇梦。”丈夫却道:“休说是梦,到那时,真有这景象,也未可知。”
如今,陆士谔的梦都变成了现实,时间、地点和他的梦境如此吻合。他的梦中预言,都已应验,真是匪夷所思。
在小说中,陆士谔甚至对于上海城区的发展和繁华,想象得更为高远:
城郊徐家汇已建成一个繁华的商业区,“见店铺如林,夜市十分热闹。布庄、缎庄、顾绣庄、南货铺、茶食铺、杂货铺、茶楼、酒馆、番菜馆、宵夜馆、京馆、徽馆、苏馆、扬州馆、书场、影戏,没一样不有。那各店家的电灯、煤气灯,密的像天上繁星相似。灯光照在马路上,明亮竟同白昼。”马路上车来人往,川流不息,秩序井然。
静安寺路上,以往中国人不能越雷池一步的跑马场,已经变成了人人皆能出入的大剧院“新上海舞台”,舞扇歌影让人留连忘返。相当于市民俱乐部的“国民游憩所”,设有阅报室、丝竹室、棋牌室、弹子房、藏书楼等,曲院回廊,高华轩爽,清雅异常。
城市化进程的脚步之快,更令人目不暇接:从徐家汇到南京路,再到浦东,从外滩白渡大桥直达宝山县城,“十里店铺密密层层”,繁华异常。甚至青浦淀山湖也“直通黄浦滩,接接连连,都有房屋,都有市面”;淀山湖滨“收拾得同黄浦滩相似。四边岸上,也筑着无数的房屋,好像有几十万人家聚族而居似的。”
城际交通也更快捷,京沪铁路通车,沪宁铁路归了官商合办,上海已俨然成为中国的商贸及金融中心。
陆士谔,这位生长在清末民初的小说家,那充满神奇的梦幻式预言,真正令今人瞠目结舌,叹为观止。
他,何许人也,居然具有如此惊人的预测本领?
陆士谔(1878-1944),青浦朱家角人,族谱追溯到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军陆逊,可谓名门之后。但到他出生时,家道已经中落。少年时被迫中断学业,去上海闯荡,在典当行里当学徒。后来开始学习中医,旅居沪渎,悬壶行医,并且成了当时上海的十大名医之一。成名之后,陆士谔却开始“不务正业”,写起小说来了。他是个多产小说家,幻想小说《新中国》发表时,年仅32岁。
100年前,陆士谔展现了他那超凡的想象力预见力。
100年后,陆士谔的预言得到完美圆满的应验。
他的丰富而大胆的想象,并非闭门造车,或荒诞不经的臆想,而是建立在当时已有的科学成就及科学推理之上,是科学与幻想的完美结合,是超前的预测与动人的文学的完美结合。
可惜诺贝尔奖金只颁发给在世的受奖者,否则,如果设立一个最准确百年预测应验奖,那么,此奖非陆士谔莫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