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lain chen
观点1:能不能造3万以下的小车是技术活,要不要造3万以下的小车体现的是企业战略;
观点2:随着社会的发展,无论是汽车制造业,还是消费者,应当更注重的是品质而非价格;
很有意思,第一次结识“四海一家”是因两人在华普战略方向存在意见分歧,可谓不打不相识。而隐匿江湖许久的四海兄再次撰文《3万元是轿车地板价吗?中国轿车到底能有多便宜!》,让笔者难以苟同,更觉得匪夷所思:当下仍有企业热衷造“地板价”轿车,当下仍有专家学者认可“地板价车”理念。
能否造地板价车市技术活,造不造地板价车是企业战略
近日传来国际铁矿石大幅度涨价消息,全球三大矿业巨头报价飞速飙升,涨幅从二三成直至八九成,将对中国后期钢材市场价格有巨大影响,从而间接影响汽车生产用钢成本。关于造车成本的讨论也热点话题,很显然对于汽车生产企业而言,时下的日子将会过得更为紧巴。
当然,即便在生活条件逐渐富裕的今天,中国人依然保持着勤劳的传统美德,即便在现在源材料成本大幅上涨的情况下,凭借中国人的勤劳和智慧,造个地板价的车,甚至低于2万元以下的车也并非是匪夷所思的事。当初二十多块的打火机硬生生的让温州人降到了一块钱一支,仍有钱赚!
而按照四海一家的研究来看“有关方面曾经统计,钢材价格上涨15% 汽车毛利只不过下降1%而已而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公布的数据,一季度重点监测的全国22个城市钢材交易市场四种钢材综合平均价格为每吨4605元,环比上涨6.1%,同比上涨24.5%,以此类推,汽车毛利不过下降1.6%左右――这到了终端消费市场上,随便让点利就让掉了,还不够塞牙缝的。”
虽然笔者对这些数字并不感冒,但笔者完全相信,只要中国人想,四海兄弟的地板价车并非是无稽之谈。
但现在的关键问题在于,我们是否应当鼓励企业造“地板价车”?作为人们出行的交通工具,作为有社会责任的企业,应该更加关注环保、安全还是生产成本?
“一分钱一分货”,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当然希望产品售价越低越好,但是随着中国整体消费观念的发展前行,我们是否应该更多的关注生活理念?作为交通工具,如今的生产企业应当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绝不能为了节省成本而牺牲品质。
“腾笼换鸟”,提防落后思维死灰复燃
08年金融危机让国民意识到技术落后所带来的脆弱防御能力,大批落后的手工业制造业也随之倒闭,产业升级的需求应运而生。当金融危机过去,开始有部分人“好了伤疤忘了疼”,腾笼换鸟的想法造就抛之脑后,似乎只要有利润就该赚一笔。
首先,造地板价车让企业迷失造车的方向。
曾经,吉利李书福一定要争夺“国内第一低价车”的雅号,或许对于当初没名没分的吉利而言,争夺最廉价车也是策略之举。但随着吉利的逐渐成长,李书福已经不玩低价车概念了,百万元的“吉利劳斯莱斯”成为最近几年吉利发展的重点。这并非是吉利成了暴发户,不懂得节俭了,而是任何人都清楚,在世界的舞台上,品牌和品质才是企业立足的根本!中国企业要走出国门,不能再拿“价格”这一板斧头了,在国际市场上,因品牌品质吃过的亏已经不少了,近期的“轮胎特保案”就是很好的例证。
造地板价车还是造环保安全车?
至少环保已经是国民意识中的共识,但是在行动上,却依然有着莫大的差距,作为以能源消费的交通工具,我们更应该强调资源的利用率。自古以来,中国以地大物博自慰,但现在看来,地到挺大,物却不多。无论石油、煤矿、钢材还是其他能源,随着国人消费需求的提高,我们对外界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如今中国汽车市场迅速发展,从00年的百万发展到09年的1300万,无论是跨国企业还是自主企业用的可都是中国的钢铁和能源,甚至有国际汽车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到国内采购零部件,美其名曰技术共享。实际上,便宜的周边产品中国采购,核心技术一点都未透露。
别为这些低成本车欢呼了,我们的青山绿水、我们的国际顺差最终都得葬送在这些低成本车身上。
即便被誉为“精细化管理”的丰田为了节省成本也能够在刹车踏板上节省材料,而作为“聪明”的中国商人,真能够兼顾安全和成本?实在不敢恭维,鼓励造地板价轿车无疑是在鼓励企业投机取巧,鼓励企业不思进取。很显然,为了节约成本,地板价车无疑要采用过时的发动机技术,自然排放不会超过国家标准。它们采用更难以回收的零部件,到了报废期自然会给我们的环境带来更大损害。当很多自主品牌寻求产品出口的时候,我们真应该关注,它们究竟拿我们宝贵的能源和钢铁换回了多少真金白银?
造地板价车,榨取的是国人的血汗利润
很显然,为了企业利润,即便在如今的中国依然存在着小作坊式的工厂,制造着微薄利润的产品,企业的利润更多的是在工人加班加点的空隙中挤出来。虽然不知道四海兄所说的众泰是否有“奇招异术”,在确保产品品质的同时,又能控制成本,同时又能改善员工的福利和工作环境。
如果真有中国企业能够真正做到这三点,那恐怕早就被央视媒体、政府机构拿来大肆宣传,早就成为行业内令人可畏的竞争对手了。可惜,在很多时候,企业单方面宣传犹如江湖郎中的神药一样,讲得天花乱坠,用起来一文不值。只希望四海兄能够明鉴。
安全、环保、品牌方是造车正道
北京车展即将拉开序幕,可以预见的是,绿色、环保、安全将是本届车展的重点主题。各大品牌纷纷旌出环保大旗,而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丰田刹车门的影响,中国的消费者将更注重安全、环保理念。而市场经济运作的三十年来,中国企业已经意识到品牌所带来的利润和实力,同样的车型,如果换个标却能大卖,这就是品牌的魅力。中国企业要想真正走出国门,安全、环保、科技、品牌方式企业造车之正道。
而不是将心思放在造价廉、质次的车型,以其能赚取那份能够养家糊口的家用,这样是绝对不可取的。笔者所说的地板价车亦包括印度的NANO,笔者绝对没有崇洋媚外之念,以防有被认为捧臭脚之嫌。
(新浪汽车博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