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业的宗旨就是传播,信息的传播、文化的传播。传播的科学性、有效性始终是传媒人不懈的追求!如何以快捷、经济、直接的方式实现传播的目的?了解传播环境和受众生态环境的变化,能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全媒体时代媒体种类迅速增加,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共同发挥作用,不同媒体以不同的方式传播不同的内容,受众生态环境愈发复杂,受众在接受信息传播时判断是非、分辨良莠的难度大大增加,受众注意力越来越分散…面对新的传播环境,敏锐的传媒传媒人要做的是发现新的信息触发点,争夺越来越涣散的受众注意力。
所有媒体的作用全是为影响到特定人群而存在。而每种媒体形式都可以被归纳和分类。所有的表现方式却离不开环境和内容或者说分类信息。
从一个人是否被影响这个角度来看,谈细分和接触频率则更具指导意义。所以就可以看到电视台、电台媒体中不同频道播放着不同主题;报纸、杂志媒体变得丰富多彩并有不同的版面和内容;楼宇、地铁、医院、饭店等不同的场所关注着不同的人,传达着不同的信息……
电视媒体,以承载内容为主,音、像俱全,广告的表现力足够,但每天接触的时间有限,大量的广告越来越让人反感,不容易形成重复记忆,投入大,受空间限制。
报纸媒体,以承载内容为主,这两年报纸的下滑标志了其萎缩态势,新闻时效不及网络容易“过期”。
电台媒体,以承载内容为主,现在更多的是有特定人群,无画质,不容易记忆。
传媒户外媒体,以承载广告为主,更多是以塑造公司形像为目的,观看、记忆性不高。
泰丰传媒网络媒体,以承载内容为主,表现力强,受空间环境限制,交互、伸缩性强。
渠道媒体,以承载广告为主,在特别渠道内传播,表现力各有千秋。
……
这些媒体每天都在伴随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但每个人每天所能接触到的媒体却是不同的,在接触频次和接触时间上也有所区别,把一个人每天能接触到的媒体连起来就形成了他一天的生活轨迹。如果用一个坐标图来描述这些内容的话就能看出一些内容来,假设一个人一天参与了尽量全的社交活动,横轴代表一天的时间,纵轴代表所能接触的媒体或者所在的环境,如家庭、户外、地铁、办公楼、饭店等等。就会发现,每个人与一些场所的接触频次和停留时间均有所不同,而每种环境都在以不同的信息传播方式试图更大限度的影响受众。但就像前边所说,影响力却各有千秋,有一点是必须承认和面对的:信息获取越来越方便,注意力越来越涣散。
面对注意力涣散的事实,传媒人能做到的不是继续提供让受众眼花缭乱的内容,而是尽可能多的覆盖其注意力集中的渠道。具有鲜明特点的特定场就像一条条独特的渠道,在特定的环境发挥着影响力,所以我们就看到了分众传媒及泰丰传媒等以媒体渠道建设为主业的一些公司带来的价值,这些媒体的大行其道让他们形成了传媒业的一大分支:渠道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