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和元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教授近期撰文指出,房价之所以被推高,原因在于银行的贪婪和低利率政策。这种观点,貌似正确,但事实却是不得要领的。
首先我们得弄清楚的一点是:人性都是贪婪的,银行这种行业和组织既然是人的集合,那么他也自然不会例于这种人的局限之外的。也正是因此,对于银行来说,基于自己利益的考量而大量放贷,本也应该算的是天经地义的。
那么,第二个问题暨董教授所提的低利率政策。对于中国去年甚至今年的信贷的冒进,我们也完全相信低利率政策是一股重要的促成要素。但显然它不是唯一的甚至不是重要的要素。或者说,它本身只是问题渊源而不是问题的根源。
事实上自前年以来,美国与中国采取了几乎完全相同的政策——低利率与数量扩张相结合的货币政策。但一年下来的结果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境况:中国出现的是货币乘数大幅度提升,进而推动广义货币增长率快速上升;而美国则恰好相反,反而出现了货币乘数下降近一半的情况,而广义货币也呈现出几乎不增长的局面。
那么为什么在同样的政策下,结果却截然不同呢?按照董教授的思维,难不成是中国的银行贪婪,而美国的银行不贪婪的缘故?显然不是,如前面所述,人性都是贪婪的,包括你、我、他。
我想真正的原因或许在于,中国的银行不需要对其资产负债表负责而美国的同行却需要。事实上也正是因此,美国的银行为其资产负债表而不得不惜贷,这也正是去年美国政府之所以要以行政要求的口吻,敦促美国的银行要放贷的缘故。而这已经是中国银行业的痼疾了,信达、华融、东方、长城四家资产管理公司的诞生就是这种国有商业银行的行为结果的必然。对于这类不尊重资产负债表的企业,本应受到惩罚,市场经济法则也一向如此,但事实却恰恰相反,我们的政府对其非但没有给予惩罚。这些冒进者,反而变相的得到了中央政府的同情、甚至奖赏。包括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成立在内的措施,无疑是大错特错之举。它不仅因为国家拿纳税人的钱给他们收拾残局买单,还因为政府的行动放纵了他们今天再次肆意妄为,因为他们心里料定,政府会在他们陷入泥潭时出手把他们拉上来的。
而另一个被我们忽视的事实是:这番直接促成我们银行放贷冒进的导火索在哪里呢,我认为过于积极的财政政策应该是推手。结合上一回的经验,银行有理由认为,还有哪种信用比政府的主权信用更令人信服呢?
相同政策下,不同的结果说明的是:不是银行,而是银行背后的力量让银行选择更为贪婪。
谁促成了中国银行业的贪婪
评论
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