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支教日记(五)
天气晴朗有阳光
今天是周五了,我来这里已经是第五天。上午吃了早餐,就拿了一本书,那是一个叫肖川的人写的一本教育方面的册子。去了校长办公室。正好,林校长在。我敲了门,进去了。校长很客气,马上为了倒了一杯茶。
“林校,今天我该干点什么呢?”我认真地问。
“今天你什么也不用干了,去附近走走吧。”林校微笑地说。我说那就太谢谢林校了,说完,我递给他那本书,说这是我喜欢的一本书,送给林校做个留念。
林校接过去,翻了一下书,笑着说:“好啊,那就谢谢啦。”
我告别了校长,走出门。校长又说道:“你们今天什么时候的车?中午一起吃个饭。”我说,不用了吧,这样又给你们添麻烦。
于是,我就来到了我得住地。中华已经在那里等我了。好像是预谋好的一般,中华说上午他没有课,要去农场看看,顺便带我去玩。
我匆匆换了运动服,鞋子也换成了那双穿了几年的“所罗门”牌登山鞋,跟着中华上了车。大约20分钟,就来到了那片种植山药的农场。
振球今天上午有课,就没有来干活。
刚走进一人高的山药藤架,看见了教化学的另一个伙伴,他在挖山药了。旁边是一堆高高的沙土,坑很深,大约要垂直往下挖一米深。我对那个伙伴说,我来试一试。他递给我铁锹,我开始挖了。但是,你首先要摸到那根藤的位置,然后接近藤的附近下锹,沙土很好挖,不像黄泥巴土那么粘。几分钟后,我挖到了山药的尽头。我不敢拔出来,就说:“你来帮我拔,我怕把它弄断。”第一次,我看见了一条长长细细的淮山是怎样从泥土里,慢慢地,慢慢地被那伙伴扯出来的。后来,我又挖了一根,这下很快就显出了山药,我自己亲自掏出它上面的土,慢慢地慢慢地像挖出一颗鬼子的地雷一样谨慎。看着身边的几根躺在地上的山药,我不由得想,这东西在市场上买到五六块一斤,值啊!
后来,中华在回来的路上,告诉我说,“忙起来的时候,就要请人帮忙挖了,一个人一天也就挖几十条,加上农药、化肥的开销,一年也赚不了多少钱。”听了他的叙述,我的心里很沉。
那天,我最大的收获是在附近的沙滩边,捡到了很多石头。书上说,岭南多奇石,特别是蜡石。我很少在大山里走,有一次在春湾镇,一个老人在一处风景区兜售奇石,其中就有一些小的蜡石。我看中了一块有墨迹的小蜡石,老人说,这块好啊,你看有点像山水画呢!15块给你。我毫不犹豫地买下了。
老人说,我的石头最便宜了。没事情的时候,就去水边或是山上,捡一些石头回来,然后,自己加工写字。要是摆到工艺品商店里,就不是这个价钱了。回来的路上,我坐在朋友的车上,拿出那块蜡石,仔细地看,上面刻的“梁倚瑛”三个字,笔迹清晰,形似欧阳询笔迹。
坐在水边,随手捡起一块石头,认真地把玩。一会儿倒着看,一会儿侧着看;有时把它浸在水里,然后,看它慢慢的变干;有时,把它和另一块拼着看……这个像只猴吃桃,那块像一只高跟鞋,这块好极了像蜂窝——上面一个圆圆的小孔,那应该是经历了几千年的风化,侵蚀而成的吧。
不远处,一群鹅不断地朝我走来。在我身旁“嘎嘎嘎”叫个不停。天空蓝得可爱,空气异常的清新。那个放牧的老者,拿着一根竹竿,走到我身边,疑惑地问:“你捡这些东西有什么用?”我说;“这些东西好玩。”后来,他借我电话,要给家里临时打个电话,我说,好的,你随便用好了。
我顺便和他聊起了他的鹅。他说,这里总共有两百多只,是自己孵化的,要是买的话,一只能买六七十呢!说话间他脸上露出一丝自豪的神情。
山药藤青青哟,结实成;溪水边鹅声叫哟,捡石忙;放牧的老人哟,收成好哟,祝福阳春的人民哟,幸福的生活万年那个长!万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