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很多时间很多事情都是在积累经验,在生活的画卷里有灿烂的笑脸,更多的时间都是在灿烂的反面徘徊。
喜好文字,在少有的闲暇里,会浮出一些关于生活的碎语。失落浮现在生活鲜有的自我空间时,会留恋那些文字的意义。在自己制造的文句中品味过往,那些心底最细微的感受,随心迸发恣意流窜。清香逼人的花卉,在光鲜之前更多的是过程,作为城市里微小的个体,我在追寻过程的同时更考虑结果。在接连的忙碌中,有时候会忘了自己的存在,存活在客户的任务与批评的中央,其实还是很寂寞的生活。住的地方与公司之间的路,承载的是每一天都马不停蹄的、有些抓狂的生活。
吃饭也都是狼吞虎咽、火急火燎的解决,只留下很饿和饱胀的感觉。每一天的压力都很大,精神高度紧张,每天最少也得12个小时的工作强度,仅有的周末时间也要被侵占,写稿子、做方案,写了再改,改了再改。没有人会去理解你,领导都是领导本位的思考,无论是客户还是自己公司,这是很典型的屁股决定脑袋。要的只是东西,管你谁不睡觉呢!同事又是另一种想法,其实这些人本质上都是利己本位的思考。退出来看一看,原来生活里有这么多的“傅吉安”,都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执行,把很多路都走歪了。
不知道靠自我的精神激励,我还能支撑多久,现在也算比较紧要的关头。很多个通宵加班的晚上,我都在想这不就是在拿命在换那么点工资么?长途跋涉、起早贪黑、忙忙碌碌、为了什么?比起健康来说,这些都是狗屎。关键是现在已经不健康了,当我第一次踏上这块破地的时候,就注定了失大于得。我自己也没有想到飞机下落的耳压,会造成我左耳的耳鸣。那个时候我以为是暂时的,但是到现在还在响。或许我的耳朵真是太脆弱了,因为通常下电梯的时候也会有点压耳。
现在的情况有点像曹操出兵汉中的情景,进而不能,退又不舍,所以曹操说“鸡肋”,是一种取舍两难的境地,这也是公司应该定夺的。只是在这种奔波里,我都没有时间好好的打理生活,匆忙到没有时间去看自己带来的书,真的该换一种生活状态了,需要把我的周末还给我,一天用来睡觉,一天用来看书。在连续的忙碌之后,身体和精神都是疲劳的,有时候我就想这样干一年,至少会少活一个月吧。假使我的精神得到歇息之后,我觉得身体可能会好一点。我想每一个人都不想在未来的某一天起,成为医院的常客。
记得谁说过,生活是平安中的寂静,在寂静中安然地释放自己文字的情思,是一种懂得自己的行为。就像那天夜游长江突然冒出的那句话:纵使长江都是泪,谁人解,我心伤?好了,我又要开始忙碌了,只能暂时把自己放在这些文字里面,以获得片刻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