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就吃窝边草


     

兔子就吃窝边草

文/王小柔

我多年前看《失乐园》的时候记住了渡边淳一这个名字,因为之前没看过“劲儿”这么大的情色书,所以翻的时候偷偷摸摸,余光经常左顾右盼,如此分心自然会影响阅读效果,那些大段的心理描写,和把偷情美化得如初恋般神圣多少让我有点腻味,后来据说那本书被很多小青年儿当黄书传阅。

《紫阳花日记》确实是本日记,从头到尾,有时间标注,甚至还有每篇日记的读后感。这是一个简单的故事,中年婚姻里的通病。川岛省吾和志麻子是在日本很典型的一对中产阶级夫妇,住在东京高尚社区,丈夫经营着一家私立医院,妻子在家料理家务。结婚十五年,有一儿一女。看似平静的生活被丈夫在妻子卧房偶然发现的一本日记给彻底打乱了。然后就是这本日记的内容,我们都跟那个丈夫似的,偷窥着别人的内心,挺上瘾的,总想知道“后来呢”“到底干什么出格儿的事了”等等。人其实都一样,也别看不惯人家两口子。

我从始至终都觉得志麻子写这日记并放在一个伸手即得的地方是故意的,就为了让她丈夫看见,并且以这种方式告诉他“我什么都知道,睁一眼闭一眼完了”。此外没别的解释,又不是老年痴呆,这些东西有什么必要记呢,一切都是给自己的证据,证明那个男人早已不再忠实。最后这些福尔摩斯探案般的文字落在了丈夫手里,他一边感慨女人的歹毒,一边兴致盎然地接着看,并掌握了老婆的心理活动。这真不像两口子,跟俩特务似的,知己知彼却不露声色。

白纸落黑字是最可怕的。它跟一锅新鲜稀饭你非往里放了根儿沾过吐沫的筷子似的,质变开始潜移默化,到最后就面目全非了。还是比较佩服渡边淳一,他这把年纪在中国,都得喊他大爷了,可人家揣摩起女人心思时还是那么细密,比《失乐园》那会儿还炉火纯青。日记里,最后“暗战”终于变成直接交锋,太太甚至冲到丈夫情人的公寓。双方也都想到了离婚,但生活的惯性、孩子、再加上丈夫的妥协,使他们的婚姻磕磕绊绊地维系下去。省吾依然靠偷看妻子日记来了解她的内心活动。慢慢发现,经过这次冲突,妻子对自己已经是心灰意冷,更让他吃惊的是,妻子开始和多年前读大学时期的一个教授开始交往……

无法做出判断谁对谁错,也许一切不过是水到渠成的效果。在省吾看来,外遇是一件无伤大雅的事情,只是对平淡生活的一种调剂。若是生活丰富多彩,又何须出轨?大概平淡的婚姻生活是出轨的最大原因吧?可他没想着怎么让婚内生活不平淡,到把自己的婚外情的瘾勾起来了,偷,总是能得到窃喜,他喜欢。当妻子也妥协了,打算为了家庭和睦不再计较,她也有了新欢,于是一枝红杏出墙来。

是不是婚姻把人们的情感束缚得太久了,以至我们像溺水的人一样急于寻找岸,寻找能将我们托扶起来的东西。日记里的夫妻俩同在一个屋檐下,心却都在墙外,孩子也不管,全闷头吃窝边草去了,有空就写写日记,那个人按时看看,吵几伙架,接着各找各的。真不应了那句话“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这日子还真能凑活过着,搁一般人都没这涵养。

这次的翻译者很有意思,一改以往浪漫抒情的风格,走的是咱能看得懂的老百姓路线,比如有天的日记上来就说“现在,残酷的事实摆在眼前,与做丈夫情人的小丫头片子相比,作为妻子的我要悲惨可怜得多。”志麻子一副京腔,一概把她看不上的女人叫“小丫头片子”。

渡边淳一用一本日记照着我们现实里的婚姻,那反射的光一直能照进心里,让人害怕。我们没傻到在白纸上落黑字,我们更善于伪装,但其实我们都清楚,漫长的婚姻其实经不起时间的消磨,那本《紫阳花日记》就藏在我们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