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售比信号作用不可忽视


租售比信号作用不可忽视

 

    虽然广州的租售比已经高于1:300的国际警戒线,但是,置业者仍然购房热情不减。在通胀预期下,置业者把“资产保值”作为了置业判断的首要因素,对于租金回报率并不是太在意。但是,也要重视经济规律,租金回报率还是具有较强的信号作用,按揭置业者不可忽视信贷风险。

 

租售比不是置业者首要考量

从广州目前的趋势看,租售比越来越低。一般而言,成交量下降会带来楼价下跌;可是,最近一手成交量跌了四成,二手成交量跌了三成,楼价却仍然未见下调。1月份,广州居民又感受到了明显的物价上涨,对于手上有闲钱的人士来说,租售比现在不是他们的首要考量,把资金转换成固定资产抵御通货膨胀才是他们最关切的问题。

此外,将来市区置业选择余地更小也是置业者在高位蜂拥入市的原因。从2009年拍出的新地块来看,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土地出让价格都超过了万元,这些高昂的出让价格衬托得现在1.5万-1.8万元/平方米的市区楼价并不是高得离谱,依然给后市带来了上升的想象空间。

 

广州租售比出现“倒挂”

在国际发达的租赁市场,通常是中央商务区周边的租售比高于生活区。但广州却呈现了相反的情况,例如天河北的租售比不如后天河北生活区,新中央商务区珠江新城的租售比又不如旧中央商务区天河北的租售比等等。比如粤垦路的金燕花园现在售价9000元/平方米左右,天河北公寓的均价在1.5万元/平方米左右,天河北的价格将近高一倍,而租金只比北部多20%。这种商务区和生活区租售比的倒挂是市场供求决定的,写字楼供大于求,也导致了写字楼没有住宅的出售单价贵;同样,写字楼周边公寓供应量大,楼价单价较高,也导致了租售比“倒挂”。

 

港人仍看重投资回报率

香港的楼市近年来出现了一种特殊的买家,“豪宅收藏买家”。这种买家买入的都是绝版的景观别墅,他们对于价格不敏感,甚至买入“7万港元一尺”(合70万元一平方米)的豪宅,而且,不自住不出租,根本谈不上租售比。这种豪宅更多的还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对于大众投资没有借鉴意义。

对于香港普通居民来说,还是看重投资回报率的。香港商铺价格较贵,投资回报率低于3%;但是香港的住宅投资回报率一般是超过3%,高于内地的。港人都注意到,香港房地产调整的时期都是投资回报率最低的时期,那个时候“击鼓传花”的游戏就会戛然而止。

现阶段如果欲买入的物业租金回报率低于3%,就需要再审视其升值潜力和收藏价值了。一次性付款的买家尚不需要考虑太多,而按揭买家就要有所警惕,如果利率上浮1.1倍,购入低投资回报物业就可能存在较大的利率差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