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多位家长以及实名举报的陈涛安收到了恐吓短信,陈涛安的家属甚至接到了恐吓电话,这让迷雾重重的山西“疫苗门”事件呈现复杂化的趋势。
让我们先看看与此事相关者的态度和表演:
1、企业进行威逼利诱
发信人称:“不要猜测我是谁,我们老板叫我联系你跟你讲清楚,疫苗的事情你不要再管了,如果你不管这事了,我们老板会事后给你五万块感谢费。”
“如果你执意要管,我们老板花钱找人砍你一条腿还是很容易的……”。
“如果你执意要闹,我们老板花钱找人砍你一条腿还是很容易的,你的地址我已经记下来了,不要以为闹大事就有用,事情一过你还是普通人一个,我们老板也不是普通人,真要搞你,你就是告到哪都没用,希望你好好考虑一下。”
结论:企业唯利是图,丧失人性,蓄意藐视社会公德和社会公信力!
2、相关部门保持沉默或走形式
山西“疫苗门”事件发展至今疑点重重,更让涉事人惊讶的是,居然还没有相关部门找他们调查。
“疫苗门”报道刊出后,山西省卫生厅通过新华社称,该报道基本不实。
事件的披露者、记者王克勤说:“我看到的都是网上的消息,还没有一个官方机构与我联系。”事件的实名举报者陈涛安则说:“有关部门为什么不找举报人来调查呢?”
“有关部门称在认真调查、严肃调查,为什么不找举报人调查呢?举报人掌握的材料是最权威的。”
在对王鹏程、莉莉(化名)等孩子的情况做鉴定时,他们的家长王明亮、高径等人都没有参加,“这么重要的鉴定,家长却缺席了,卫生部门只是让一些专家召开鉴定会。”
陈涛安认为,既然卫生部门认为所谓高温暴露疫苗全部合格,但为什么不能公开2008年11月的检测报告?陈涛安认为,这个检测报告应该向社会公开,让老百姓信服。
“华卫公司招摇撞骗,假称卫生部企业,卫生部门为什么至今不报警?”
“山西省疾控中心有资格报警,山西省卫生厅有资格报警,卫生部也有资格报警,但为什么它们都不报警?“
“这是一个串案,不是窝案,华卫公司、山西省疾控中心、山西省卫生厅相关人员组成了一个链条。”――陈涛安
结论:相关部门忽职玩守,拿百姓事不当一回事!
3、举报者、受害者和媒体立场坚定
王克勤异常坚定地表示:“我和我的报社,对报道愿意负法律责任。”
“就我们报社而言,我们的编委会,从总编辑到全体编委每一个人都是很善良的人,这是最基础的前提,他们看到别人痛苦、受难,他们会坐立不安。
王克勤说:“经征求患儿家长同意,我将采访过的部分家庭联系方式(共15名患儿家庭电话)公布出来,期望能够给更多独立调查者以方便。”
以上现象,其实质是破坏公信力和维护公信力的一次较量!
现在,社会公信力出现危机的主要原因是:
1、企业的存在,其本质都是为了维护某个团体的利益,利用各种方式方法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再加上生产力相对低下。这是根源。
这些团体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尤其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公信力在企业人和唯利是图者面前几乎显得“弱不禁风”,有意无意中会被破坏。
2、为了彰显部门政绩或者谋求个人私利,拥有和行使公共权力的组织开始“公共权力”寻租,导致公信力受到严重的挑战和打击。这是温床。
在利益驱使下,“官商勾结”,公共权力有关部门充当“保护伞”,出了问题要么掩盖,要么推脱责任,最坏的结果让商人当“替罪羊”。
解决公信力受到威胁的办法:
1、维护宪法和其他社会法律的严肃性、公正、公平性,这需要有一支德才兼备、高素质的行使公共权力的人员队伍,并有规范的监督机制做保证。
2、严禁公共权力行使“商业化”,不允许公共权力部门创收,严厉打击利用职权为个人谋取私利行为,并加大惩罚力度,附带民事、刑事责任。
3、在全民推广和宣传公信力活动,让尊崇公信力成为一种社会风气。
4、公民遇到公信力受到破坏行为,要勇于抗争,不害怕威胁,利用社会力量(媒体、群体、相关部门、团体等)能够坚持讨一个公道。
总之,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安全和繁荣,为了社会的安定与和谐,为了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自觉维护社会公信力,是国家、政府、企事业单位、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