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青年报》报道:3月22日下午4时30分,山西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了为时半小时的新闻发布会,山西省政府办公厅副秘书长巨宪华,山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杨波通报了目前调查核实结果,记者自由提问时间仅约10分钟,而在青年报记者“三问”之后,新闻发布会就突然宣布结束。
10分钟的时间,不知是用来提出问题,还是用来回答问题?如果能够10分钟就把问题解决,为何问题疫苗事件却拖了三年呢?领导们为何在事关人民生命安全的问题上却如此草率呢?
有记者问“今天下午的新闻发布会回答提问仅10分钟就结束了,是不是在敷衍记者?为什么10分钟就结束了?你们是不是很忙?”杨副部长说:“我对你们讲清楚了,这是第一次新闻发布会,我们还有。”是啊!今天复明天,明天何其多?如果领导们工作繁忙留给提问的时间仅仅10分钟的话,那为何要召开这个新闻发布会?按理召开这个新闻发布会应该是给公众澄清事实,给公众透露相关的信息,但根本没时间回答公众对事件的疑问,召开这样的发布会还有何意义?再者来说,针对山西省的问题疫苗事件,为何三年过去了,问题依然悬而未决?
疫苗被称为生命防线,疫苗安全关系到民众安全、尤其是关系到儿童健康。温总理指出“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而伴随着“问题疫苗”事件的频频出现,那么多的违规为何屡禁不止?疫苗安全,生命防线为何再次遭受考验?谁该对这些事件负责?如何保障疫苗的安全?如何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既然生命安全不断遭到亵渎,“尊严”又从何而来?
疫苗接种为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发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但是,这个巨大的市场、丰厚的利润也让一些人垂涎三尺。在疫苗的流通环节也暗流涌动。在高额利润驱使下,许多权、钱等非法交易控制了市场。而当权力控制了市场化之后,市场将制造前所未有的悲剧。这几年因疫苗而发生的安全事件层出不穷,这正是权力之手在作怪!而过大的权力必然涉及腐败,继而产生许多危害人民生命安全的公共事件。
总的来说,无论是问题疫苗所产生的危害和社会恶劣影响,还是山西省委领导“10分钟问题疫苗提问”事件,表现出来的是领导执政理念的“腐朽”。为何这样说呢?笔者认为,这两个密切联系的事件,只是因为相关领导“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的溃败。试想,如果相关领导真正坚持“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问题疫苗事件就不可能发生,许多因此滋生的恶劣影响也就不会发生。
疫苗安全--地方政府执政理念再次遭受考验?
评论
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