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有了政府权威部门传来酝酿改革当前的土地出让招拍挂制度的声音。国土部拟改革土地招拍挂制度
19早,针对北京三大央企地王的出炉,写了一个简单的快评,土地招拍挂制度当休矣!核心观点是土地市场与金融市场的高度垄断,导致房地产领域的泡沫产生。鉴于时间关系,没有详细展开。但快评引起广泛关注。支持者有之,大骂脑残者有之。
批评者认为,房地产的泡沫罪不在土地制度,更不在于招拍挂,而是在于流动性过剩,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解决流动性过剩,抑制投机炒房。
问题在于,流动性过剩,过度投机为什么偏偏在地产领域泛滥?我不相信与高房价与土地制度或者土地出让招拍挂制度没有关系。
21日,在发展论坛上,搜狐财经采访国资委副主任邵宁,邵宁先生说,土地出让招拍挂本身是好制度,关键是收益流向出了问题。
我还是认为问题并不如此简单。土地出让招拍挂制度或许真的抑制了协议出让时代的腐败与暗箱操作的问题,但并没有成为一个最优制度,试行多年以来,已积弊良多,并不是不能改。
今日,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贠小苏表示,为抑制部分房价上涨过快城市地价过快上涨,国土资源部准备在一线城市和部分二三线城市推行土地“招拍挂”制度的完善性改革工作。
希望这个消息不是在转移视线,也希望真要改,应该提高改革的效率,不要一试无期。
贠小苏说,试点城市将采取“综合评标”、“一限多竞”等办法实现对高价地的抑制。省级政府负总责,制定试点城市名单和试点方案,报国土资源部审批。“各地试点要防止出现高价地,防止地价波动向二三线城市蔓延。”
根据公开报道看来,所谓“一限多竞”,是指除了限房价外,将竞争的条件放宽。除了竞地价外,还竞争设计方案、绿化等多项工作指标。另外,贠小苏还提到另一项改革措施,就是地价竞争到一定程度以后,设定一个封顶价格。不再竞争地价,改为竞争地块中配建的保障房面积、公共设施面积等方法来招标。
回想在两会期间,厉以宁教授关于招拍挂制度的改革建议,他认为,应该反向思维,由价高者得改为价低者得,让开发商依据综合开发方案给出最低成本的开发设计。
中国社会尚在转型时期,没有一项制度好到能长期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与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只要真心想改,一定会有更好的办法。
“以地控房”改革似乎开始试水,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