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实名制呼声日高,观点不一,我来简要阐述一下我对实名制的思考。(理想状态下的实名制)
我说的实名制不仅指网络、手机上与个人对应的实名制,而是一切需要电子身份识别的地方,如电子汇兑、票务、虚拟资产……。不仅包括个人,也包括机关、单位……。
(与互联网法律专家 于国富 的观点相反)我认为若要真正实现实名制,必然要由高到低、由上到下来实施。类似于身份证的电子版或者就是二者合一。由一个独立的第三方机构来实现。为每一个(18岁以上的)公民、每一个公司授权一个可以实时验证电子密钥,作为具有法律效力的电子身份。
通常情况下,我们只须使用,无须知道电子密钥对应的真实信息,只有公、检、法在拿到事实的前题下,出具有效证明后才可将电子密钥与真实对应。
由于中国没有自己的IT,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实名制。所以,现在只能在有限范围内,由行业自行建立实名制,自行管理。自行管理就是多头管理,多头管理难免各自为政,结果很可能是难以有效管理。若受行业利益驱使,公民的隐私权就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从用户角度讲,需要不断地在各处登记、注册、验证自己的实名,非常麻烦。
--------------------
额外说下我对自己的IT的思考。
现在的IT其实是一个私有的,为26个英文字符定制的,具有特殊使命的系统。这就是所谓的数字鸿沟。
中国一定要解决自己的操作系统。解决了中文操作系统,可以说就解决了世界的操作系统,解决了数字鸿沟。
从硬件讲,只有信号(01代码),没有语言。
人家将自己的字符编码,并以此为基础写出操作系统,所以,操作系统只认别人的字符。
别人的字符少,占用空间小,容易处理,这是优势,加之超前意识,所以,提前发展了。但全球语种都要实现数字化,需要统一字节宽度,字符多少的优势便不复存在。若强行阻止其它语种的数字化,不久的将来,必然只有一个结果:全球母语的统一。
在建立操作系统之前,中文看似没有优势,但是建立之后,从用户使用角度讲,中文优势明显。
以键盘为例,101键盘是用52个键实现(大小写)英文字符录入的,而五笔字型只用25个键,就实现了汉字的录入,不仅如此,用5个键、10个键、15个键、20个键录入中文,都比同键数录入英文的效率高。作为趋势,单手键盘将会主导未来市场(手机、电话、手持仪器等小型设备,不可能配备全尺寸键盘,而压缩面积后的全键盘,打字效率并不高),我的一个科研成果就是单手键盘(尚未公布),中文录入优势非常明显(不仅只用四分之一个英文键盘,而且录入速度也比英文高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