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对外投资大国之路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对外投资逆势而上,成为世界投资领域最大的亮点。2008年,全球国际直接投资下降14%,但中国对外投资增长111%,达到559亿美元。2009年,全球跨国并购减少35%,而中国海外并购增加40%,超过200亿美元。

对外投资加速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密切相关。根据国际投资发展轨迹理论,随着经济发展,一国国际直接投资要经历从吸引外国投资到走出去对外投资的动态变化,大体分为五个阶段。根据国际经验,在人均国GDP超过2000美元后,对外投资开始启动。中国的情况基本上印证了这一理论。2006年,中国人均GDP首次超过2000美元,中国非金融类对外投资也首次超过百亿美元,达到161.3亿美元。2008年,中国人均GDP首次超过3000美元,对外投资也再上台阶,位列全球第12位,与吸引的FDI之比首次超过50%。显然,中国目前处于国际投资发展的第三阶段:外国投资增速放慢,对外投资增速加快。从趋势来看,到2011年,中国人均GDP会达到4000美元左右,届时中国对外投资流量可能会接近吸引的FDI,从国际投资发展的第三阶段转向第四阶段。因此,发展对外投资,确立中国对外投资大国地位,是摆在政府和企业面前共同的重大课题。

发展对外投资也是中国优化对外资产负债结构的需要。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国际收支确立了双顺差格局,外汇储备开始快速增长,从债务国迅速转为世界主要债权国。与之同时,对外资产负债结构扭曲,主要表现有二:一是外汇储备规模失控,超过2/3的对外资产是国家持有的储备资产;二是外商来华直接投资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不相称,前者是后者的4倍。对外资产结构扭曲导致的是对外投资效益低下,从近几年情况来看,按净债权计算的投资收益都未超过2%。从趋势来看,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格局尤其是经常项目顺差状况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因此,深化“走出去”战略,大力发展对外投资,是对外资产负债优化的基础。

发展对外投资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由于主要国家都采取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刺激计划,当前危机表现出与过去危机明显不同的特征,似乎“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世界经济很快出现了复苏迹象。然而,这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延缓了必要的经济结构调整。根据历史经验,伴随危机后的经济结构调整,通货膨胀和资产尤其是金融资产被稀释是必然的。此次危机中的经济刺激计划更是放大了未来资产被稀释的程度。2009年中国海外资产已经超过3万亿美元,但其中主要是金融资产,面临着巨大的购买力缩水风险,保值增值的难度加大。因此,在后危机时代,发展对外投资,进行资产组合配置方向性调整,让更多的海外资产与实物资产挂钩,显得日益迫切。

中国的企业也具备了较强的“走出去”的能力。在国际投资发展的第三阶段,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需要将一些产能过剩并且具备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转移到国外。中国在轻纺、电器、机电等领域,已经积累了较为雄厚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具备走出去的能力。人民币在未来一段时间依然是强势货币,这为在世界市场竞争的大企业实施其全球化战略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也为中国对外投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机遇。从国际投资发展规律来看,在第三阶段主要是对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进行投资,危机前的中国对外投资确实也是沿着这一路径发展。国际金融危机使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和企业遭受严重打击,资源价格回落,企业估价回归合理水平,出现了大量的潜在并购资源。中国企业运用并购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尤其是发达国家市场,购买中国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源、设备和技术,学习、借鉴和引进国外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成为可能,也更为可行。

中国汽车业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掀起海外并购浪潮。自2004年上汽集团收购韩国双龙以来,中国汽车业海外并购重归沉寂。而且,上汽收购双龙的不成功,也给中国汽车业走出去蒙上了一层阴影,受到了很多质疑。在危机中,美国三大汽车巨头先后遭遇滑铁卢,并引发全球汽车业重组,给了中国企业参与全球汽车业格局再洗牌的良机。2009年,在绝大多数国际汽车业并购案中,都有中国企业的影子,吉利、广汽、北汽、腾中……现在还很难评判中国车企跨国并购具体案例的成败,尤其是整车收购,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本轮跨国并购必将奠定中国成为汽车强国的基石。

北汽收购萨博探索了一条为我所用的车企海外并购新模式。与其他对外投资方式相比,海外并购无疑是最快捷的一种方式。然而,海外并购的风险和暗礁也很多,特别是并购后企业整合,会遇到法律、制度、文化等各种难题。尽管中国已经成为汽车生产大国,但是优势主要在劳动力成本和国家政策保护。一旦走出去在海外经营,这些优势就不复存在。因此,在考虑并购时,首先要清楚到底想得到什么:品牌、技术、市场、人才还是营销渠道?北汽2亿美元收购萨博非核心资产,做到了扬长避短,通过引进技术发展自主品牌,专注于国内市场,从战略上来看是合理的。因为从跨国公司发展规律来看,只有成为全国冠军,才有可能成为世界冠军。

中国对外投资的路还很长,也不会一帆风顺,交学费也是必然的,汽车业走出去也不例外,但这一条必须要走。问题的关键是,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尽量少走弯路,少交不必要的学费,而不是停滞不前,错失机遇。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