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之后 房产何去何从?
文/王泽金
今天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也标志着2010年的“两会”划上句号。
今年的两会,“房价高”和“住房难”成为最受关注的话题。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说,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要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住房需求:一是继续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二是继续支持居民自住性住房消费,三是抑制投机性购房,四是大力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
除了网友直接向总理就住房问题“发难”外,代表、委员关于房价的议案提案也很多,且半数直指高房价。如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表示,“现在的房价已经很高了,就算是稳定这个房价,老百姓还是消费不起”;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在谈到青年教师住房问题时也感慨:清华附近的房子太贵,年轻教师根本买不起,他这位副部级的校长也买不起;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研究员梁季阳在全体政协会议上则直诉,“房地产问题的根源在于地方财政对卖地收入的过度依赖”……
那么,两会后,中国的房地产走势又将如何呢?
实际上,对当前的“房价高”、“住房难”,不少政府官员们也感同身受,大部分官员认为房价确实上涨过快了,应该要采取措施。
因此,住建部领导姜伟新在发布会上表示,中国未来20年房价上涨的压力仍然是很大的;但是,中央政府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决心更大,未来将全方位增加供给,并采取经济手段控制二套房消费……
正因为感受到房价上涨过快的压力、房价对维系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两会期间,国土资源部出台整治房地产用地的专项文件:《关于加强房地产用地供应和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19条”除了确保房地产用地供应和及时开发、提高房地产拿地门槛外,还将对目前业内盛行的囤地、炒地行为进行重拳整治。
再回到市场中来,从年后到两会闭幕期间,上海、北京、广州、南京、杭州、武汉等城市的一二手房成交都处在缓慢回升过程,一些城市已经恢复到了年前2周的样子;但价格方面,各地的成交均价已经不再“持续”疯涨,有些区域的的价格较前年甚至有了小幅的回落。这也说明,目前不少购房者已被迫接受目前的高房价,而对对未来的房地产走势仍然看好,对政府遏制房价的决心并不怎么当回事……
而年后到两会闭幕期间的房地产市场,有个情况不得不提出来:由于信贷收紧,首付提高,甚至不少购房者无法正常获得房贷,导致2月底、3月初很多看中了房子的购房者却无法正常完成交易——如果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那么到3月上旬,不少城市的成交量其实已经远远超出了2009年、甚至2008年年后的行情。
另外,在土地市场上,虽然大部分地区的土地市场遭遇“春寒”,但杭州、南宁等地的土地市场仍是“炙手可热”……可见,一些地方的开发商在观望,但仍有不少开发商对房地产的前景“坚定”看好。
房价高是现实,房地产调控是政府必须要做出的选择。但就如住房建设部的一个高官所表述的那样:住房建设部其实对目前的房地产调控已经没办法,因为影响房价的几大因素——土地由国土局掌控,信贷由银行决定,税收由税务部门执行……真正能靠住建部来执行的也就是例如“90/70”这样似是而非的限制。
从各个部门来看,目前调控房地产的难度很大,从整个国家来看,中央调控房地产的难度也很大。遑论目前经济回升还具有诸多的不确定性,即使第一二三产业都蓬勃发展了,在当前的政治体制、经济结构,尤其地方财政体制下,要想对房地产行业有根本性的调整也非易事,再加之接下来中国汹涌的城市化进程以及未来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虽然总理疾呼“亦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其尤未悔”,但真要让房价大幅度下降可不是说一句话这么简单,这也是极其考验党和政府执政之力度及智慧的“综合大题”。
再回到房地产行业本身。由于持续几年的上涨、尤其09年各地房价的疯涨,已经透支了不少区域的购买力,房价高企的幅度也已经快触及到了百姓们承受的底限,再加上07、08、09年各地土地的集中、巨量出让,2010年、乃至接下去的一两年,各地的供应量都将有巨额的数字——上有一定力度的遏制政策,下有巨量的市场供给,中有不菲的“刚需”人群,博弈再现其中……
而在这一系列繁复的博弈中,市场就容易陷入现观望状态,房价的上涨就有可能变成“滞胀”;而博弈最终的结果,也就决定了未来一段时间楼市及房价的走势——政府打压收缩的力度大,房价就会出现如08年下半年那样的回调;如果打压政策只“打雷不下雨”,房价就会像05至07年的持续上涨……
但不管怎么样,房价接连“跳”到目前这种高度,也是该好好歇歇了。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