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现最牛官腔---“记者你懂不懂规矩?”


  “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你是不是党员?”………2009年,面对媒体和公众,不少官员官气十足,官腔雷人。然而“没有最牛,只有更牛”,据重庆晚报3月12日报道:毕业于中山大学的林立峰,被送进看守所后死亡,公安机关给出的解释是在看守所“发狂而死”。记者致电负责林立峰一案的湛江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梁泉。梁泉质问记者“你怎么可以随便就打电话给我这个政法机关的领导一点规矩都不懂。”

  笔者不知道是记者不懂规矩,还是这位所谓的领导不懂规矩。这样的领导素质,当初是怎么上台的令人深思!不过,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我们更关注的并不是“官腔”如何“牛”?而关注的是层出不穷的问题能否得到最终解决?涉及损害百姓切身利益关心的问题最终能否得到解决?

  “雷人官腔”何其多,年年岁岁雷死人,官僚主义作风在这些人的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尽管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写明了这点“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人民当然应该享有批评和监督政府的权利。不能因为一旦涉及到某些人、某些部门的利益,就粗暴地遭遇‘雷人官腔’。要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同时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但仍有不少“雷人官腔”以各种方式频现媒体,看来治理“雷人官腔”任重道远。

  言为民声,言为政声。这些“雷人官腔”真实地反映了我们很大一部分政府官员的现实思想----究竟谁是国家的主人?也极为生动地描绘出当下官场的生态环境,从侧面展示了当下官场一幕幕精彩的“傲慢与偏见”。从不断爆出“雷人官腔”的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发言的这些官员根本就没有把群众当一回事,对于老百姓的痛苦,社会关切的热点问题不闻不问。他们从来就没有尊重民情民意、尊重公众知情权的意识。

  在当下,“亲民”很多时候只是空洞口号,正如人大代表邓聿文指出:“现在部分官员,习惯于用一种所谓的‘官场话语系统’,台面上一套,台下一套。官腔大部分是一种台面上的话语,是一种对上不对下的话语系统,这是一种强调意识形态、却不见尊重民众权利的话语系统。很多官员,长期浸淫在这种官场话语里,他们对舆论监督的衡量标准是,对官员是否有利。而在他们概念里,官员自己就等于政府。如果你批评我,就是批评政府。”

  “雷人官腔”不仅反映了一些官员的个人政治素养差,更说明当下对官员缺乏民主监督约束,这才让他们敢于有的放矢,敢于讲一些不该讲的话:也说明当下官员的权力太大了,以至于对监督者采取抗拒和蔑视的态度。究其原因还是官本位思想作祟。因此,我们政府不能仅仅把眼光放在这些“牛官腔”上,更应该把眼光放在产生“官腔”的土壤上,加强监督,在全社会要树立正气、正义的好风气;并对那些有损政府形象、有损政府威信言论和行为的官员,以及说出蔑视人民、公民的言论的官员,应当予以严肃的处理!!只有根除滋生“官腔”的土壤,才能真正体现“执政为民”的理念。
    
   2009官员最牛官腔大集合,哪些最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