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攀
正在北京参加两会的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倪萍,因为一句话成为舆论关注的对象。她说,她参加政协从不投反对票,为什么呢?她说,“我爱国,我不添乱,从不反对或弃权”。近日倪萍也多次通过媒体公开解释了她的这番言论(3月11日《成都商报》),只是越描越黑。
透过这场风波,以及倪萍的回应,可以归纳为三点不妥:一是她误读了识大体、顾大局的含义;二是她混淆了国家和政府的概念;三是通过这一场言论风波,暴露了政协委员参政议政仍是一团和气的现实。
先说识大体、顾大局。如果有人要你识大体、顾大局,往往是想让你做出牺牲、做出让步。可以说,识大体、顾大局的另一个含义,就是让你放弃反对的权利,乖乖地服从。为了识大体、顾大局,并不是不可以让步和妥协,但一要有个限度,二要分清场合。参政议政,就是让你发表不同看法的,你识大体、顾大局,不讲了,还参什么政议什么政呢。
再说了,作为你自己,你可以无原则地让步;但作为民意代表,你就不能拿着民众的利益再无原则地让步。在倪萍眼里,参加政协,投反对票或者弃权,就是不识大体、不顾大局。这一定是倪萍所受的大局教育太多了,以至于这样的大局观念成为她不由自主的选择。
再说国家和政府这两个概念。在被问及为什么不投反对票时,倪萍用一个家庭来比喻。她说,“一个家庭,孩子特别理解父母当家的难处,应该跟着父母一块走,一块克服困难,一块去解决问题。”显然,倪萍是把国家当成了政府,把人民当成了政府的儿子。
事实上,国家和政府不是一回事儿。国家是一个民族的凝聚体,包括国土、人民、文化等等,而政府只是一个政权形式,是立法、司法、行政机构的总称。对于国家,我们可以说祖国母亲,但对于政府,我们不能叫政府妈妈,这是要闹笑话的。政府不仅不是我们的妈妈,相反,我们是政府的主人。两会参政议政,主要是针对政府的工作。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就不能像倪萍那样,在政府面前装儿子。
最后说一说,两会的一团和气。如果政协里只有倪萍一个人从不投反对票也就罢了。问题的关键是,在政协里,不投反对派的委员太多了,以至于让老百姓很不满意。老实讲,如果你要问一些政协委员、人大代表投票器上的反对键在哪里,我估计他们很可能就答不上来,因为从来没用过。
这不,倪萍在回应的时候也说,政协99%的委员都不投反对票。人大和政协,尤其是政协,不能老停留在举手赞同、微笑鼓掌的份上。你们是民意代表,肩负着使命,只有充分的争论,就像西方国家的议会那样,要吵起来,甚至来点肢体冲突,这样才是一个讨论问题的样子。目前,两会一团和气的参政议政局面该改一改了。
http://ent.qq.com/a/20100311/0003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