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丰田“召回门”思考行业规范


——2010年人代会博客(5)

  最近我们看到陷入“召回门”的丰田章男很尴尬,2月24,在美国国会听证会,就丰田汽车召回问题,接受美国国会议员的现场质询;3月1日,在北京举行说明会,他为召回事件向中国消费者表示道歉。因油门踏板踩放不顺的潜在问题,丰田将召回北美的590万辆,在中国市场销售的丰田进口车4万辆和国产车7.5万辆。同时,也在考虑召回欧洲市场上近200万辆丰田汽车。这样,卷入“踏板门”而召回的丰田汽车数量将达800万辆之巨,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汽车产品缺陷召回事件。

  有人不理解丰田为什么会这么大规模的召回,不知实情的消费者还以为日本企业做事严谨,对缺陷产品防患于未然呢?其实不是,如果他们不这样做,将会面临巨大的灾难。比如在美国,凡厂家隐瞒严重的质量缺陷以及相关事实真相,将根据美国国会通过的新交通安全法规,有关负责人在最高刑罚将由之前的5年增加到15年,而厂家也将付出高达1500万美元的罚金。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丰田的汽车召回是他们不得不的选择。这也是为什么在“召回门”事件中,丰田对中美汽车的召回不能一视同仁,原因很简单,我们国家没有与美国那样完整细致的法律法规,他们是根据不同的规章制度采取了不同的对应措施。永远不要指望企业的“道德”和“从良”,真正的安全保障来自于标准和法规。

  我看到“召回门”事件后就想:如果我们太阳能行业能达到汽车行业有“召回门”这样的水平,中国太阳能行业就真正高水平了。我们知道要想使一个行业成熟,使一个行业可持续,必须走规范化之路,必须走制度化之路,只是在可再生能源行业,这种进展太慢。

  行业规范有两大条件:一是主流厂家必须足够的强大,而且有一个均衡性,一只独秀不是春,仅靠一两家整合不了。像家电、IT等成熟企业,几家发力,优胜劣汰致使行业很快整合,这也是咨询从业人员嘴上常说的“十甲之外无生存”的案例教材;第二是其管理规范,准入门槛足够的高,管理足够的严。比如奶业出现三聚氰胺,就是欠缺这方面的规范,对奶源、供应链、检测把关不够严,标准缺失的情况下才造成那样严重的灾难,多数产业从弱小到成熟都要经过一些类似这样的过程。

  汽车业发展了上百年,各种制度非常严格,能到今天也很正常,但是如果新能源产业也要发展上百年才完善,能源替代的使命我估计黄花菜都凉了,石油全没了,煤炭也没了,到都喝西北风的时候再发展太阳能产业就晚了。新能源发展和其它产业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我们有成熟的标本可以借鉴,前面的路已有模板,我们在行业一开始就重视标准和规范,使新行业有高起点,发展才后力强劲。

  所以我们一直建议在做这件事情,除了自己企业本身的高标准高规范之外,同时带动着行业不断提升,欲做行业品牌,必做品牌行业。同时也参与了很多部国家标准的制定,甚至现在我们也在影响国际标准。很幸运的是,作为一名中国人,我荣幸地又连任了世界太阳能学会副主席,这次连任后又给我加了两个职责,一是制定相关标准;二是建设世界级的认证机构。这是对我非常认可及信任的地方,所以我一定要把这两个职责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