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票实名制施行后大幅度提高铁道运输效率意义高于打击黄牛


         现在一谈起火车票实名制就有一种意见总是以为火车票实名制的作用就是为了遏制炒票和黄牛,实际上这种观点是舍本求末,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应该看到提高到实行火车票实名制的根本作用还在于能大幅度提高全国的铁路调度信息化水平和提高客运物流运输效率。

        我们可以简单的打个比方:一个车队的运输能力在车辆规模一定不可能无限增加的前提下不仅仅是取决于它的车辆多少和交通路面状况,更重要的还取决于车队根据物流所作的车辆总体的调度水平,现在的铁道部就相当于全国最大的铁路运输车队,当然是在目前车辆和里程无法一下子达到春节需求的水平的前提下,况且也不是一年到头都要安排春节这么大的运输能力需求,否则那就造成最大的铁路运输能力浪费,这就是为什么我不赞成现在的铁道部官员(以及还有很多没有深入研究这个问题的人)总是要说实行实名制不会增加运输能力的原因。只有效率提高了规则规范化了,才不会有什么火车票的一票难求的问题。这才是今年实行火车票实名制取得基本成功的客观基础。

  实行火车票实名制后到底会不会增加运能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生产力的三要素中,当生产者、生产工具一定的条件下,如何配置各生产要素资源是决定生产力的根本,而生产要素配置的优化完全取决于所掌握的生产资源的信息化水平。

      而要优化客运资源配置水平就要做到铁道部和乘客的开始运输事前就互动,只有做到两个事先尽可能:

  (1)、铁道部尽可能提早全面准确真实掌握未来的旅客信息并已经货币化(即乘客已经根据电脑提示所剩座位情况提前明确付款,越早预订价格还可以享受7---9折,因为提前给了铁道部周转资金和从容制定运输计划的时间,时间就是金钱,这也是为什么退票要交手续费的原因),如果已经满载了,铁道部根据未来运输需求增加车皮和座位制定的运输预置方案,如果完全超过铁道部运输的极限运输能力了,就有义务提前通知乘客并将乘客转移到非拥挤的甚至绕远线路。

  (2)、全国人民有权利尽可能提早的知道所要经过车站的座位票务和拥挤真实情况,提早采取对策---或公路或水路或自驾车,而不像现在乘客不知道到底哪个车站不可能再有票的真实情况,乘客可以采取的方法只有两个字----死等,

  也就是说,只有与实名制相配套的高度信息化实施方案才会铁路运输能力的最大化,效率最高化,现在的情况是铁道部和乘客互动都是一种事后的互动,在非节假日平时没有实名制也不能迅速掌握旅客动态运能有浪费,虽然对客运资源的浪费也是惊人的,但供需矛盾没有激化但因为买票人不是很多总需求量较低可能出入不大,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但一到重大节日问题就来了,现在很多黄牛党一年到头就做中秋、端午、国庆、春节等大型节日,运输中就有许多黄牛党提供了可怕失真的假运输信息,要铁道部如何决策?很显然,如果实行实名制首先使真实乘客的信息真实,同时乘客根据所剩的真实情况提前预定票,这样在还没有开始执行运输任务时运输局就知道了到底有多少人要乘火车,就有时间从容的调度,而不是象现在这样由于没有真实的预订数据只能提前一天等到数据出来后,等到第二天马上来制定调度任务,作出反应通知乘客也来不及了,已经不仅在节假日就是平时旅客也可以更加有效地确切知道整体铁路运行情况和最大运送能力的极限,就可能选择不同时段和选择其他交通工具,不会盲目的等待铁路的运力,而处于运输的另一端是铁道部更加大范围系统根据真实的信息全面合理的调度客运车皮,这样通过运筹学科学调度乘客和铁道部双方事前互动,是完全可以使运输的效力和运力大大增加的。

  2、生产工具只是铁道部用电脑,而乘客的电脑没有用,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有一个乘车号码和密码只有自己知道,预先网上申报自己的乘车计划并预订是完全可以的,有时候在回家或者旅行的路上不是常常可以看到很多的空车往返行驶吗?那些车辆难道不占用铁轨和车辆吗?不要成本吗?难道铁道部的成本就不用计算吗?我感觉这些铁道部的官员是生活在文化大革命时代,或者是电脑盲。中国的铁道没有准确客源信息导致的运力浪费的悲剧啊?何时结束?

  其实铁道部官员认为不会增加运力这是一种机械的只从铁路一方而不是从路客双方互动动态跟踪过程考虑的看法,众所周知运力除和铁轨车头有关外,根据运筹学的基本原理,还和运输调度也就是生产要素的综合配置有很大关系,在互联网世道如果不利用互联网的作用,就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如果实行实名制人们就可以提前10天甚至30天象飞机票一样提前预定车票,就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铁路部门的总体运行计划,而不象现在只能预售三天最多7天加上黄牛党炒票制造更加虚假信息混乱,如果能提前一个月就订票,那铁路部门就可以把很多的空车变成满车,增加了运力。相反如果不实行实名制即使有再多的运力,也会造成运输效力的低下,刘志军部长你想过这个简单的问题吗?

  3、实名制作用仅仅是为了防止炒票?

        难道就不能用互联网的实名制为人们提供订票方便吗?难道就不能利用互联网为铁路部门自己在提前收到旅客的出行计划后提供更加科学的运输调度计划吗?

  4、还有一个铁道部官员不愿意公布原因就是:

      只有如此恐怖的不透明运输才能给铁路部门提供一次免费宣传自己的广告良机,也才能给票价的上涨带来无限的理由。当然相当一部分是潜行利益的获得者,于是以各种似乎是冠冕堂皇的理由拒绝实行,说到底,也是一种部门权力寻租的本位主义。

  5、如果不实行实名制,即使再强大的车皮和铁轨运力也是低效力效率的运转,

  因为铁路运输是中国的一个国情,如果没有确实的铁路运输信息,铁道客运部门(货运却不是,是要提早包车皮计划)的是一个事后被动运输部门,没有任何的数据作为提供运力的基础,旅客也没有信息指导,铁路部门也没有运输知道和指导,千军万马同挤一趟车,那又如何使强大的运输能力不会浪费呢?难到铁路就不需要运输成本核算吗?

  6:浪费运力的证据:

  我们在春节前回家的路上不是看到很多的空车往南边行驶吗?那些车辆难道不占用铁轨和车辆吗?不要成本吗?怪我们我感觉这些铁道部的官员是生活在文化大革命时代,或者是电脑盲。中国的铁道悲剧啊?何时结束?

  7、还有一说是和航空运输实名制的比较:

  认为只有航空运输的安全才需要实名制,其实航空运输实行实名制除了安全之外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航空的每个座位的成本更高,所以更加需要及时掌握运输的所有数据才能保证航空运输的效率和经济效益,这也是这些铁路官员可能没有想到也可能是想到但不愿意面对的。

  此外,我觉得电话拨打订票时这次实名制最大的败笔,居然有很多黄牛通过电话订票霸占了票而不去取,但是很多需要票的乘客却拿不到票,这就说明电话订票器本身属于要淘汰的手段,而应当在网上直接订票并且付费才算是订票,否则黄牛在取票前不用付钱还有时间倒票操作。这也正好解释为什么从深圳开出的第一辆火车居然是有15%的上座率而铁路部门却对外说票已经卖完,这个电话拨打恰好给票贩子和内鬼留下了空间和时间,如果没有人座满就说是没有人来取票,原来刘志军黄勇平张曙光你们不会想不到吧?麻烦你转告曾颂记者把我的看

  一直在跟踪这个2010年春运实名制试行情况。终于发现这个症结。

  明明有网络不用,却去用落后的拨打方式,这本身也会引起怀疑就可能电信有利益给铁道部。

  针对本次试行实名制仍然出现炒票的问题,我们建议(坚持以前提出的价值中国网友跟我讨论过)明年开始要推广的方案------电子卡可充值高级实名制:

  必要公布我设计的实名制方案是:

  A:如同驾驶证身份证一样每人有一张与身份证同号的铁路乘车卡(或者叫新铁通卡),卡上有照片,凭身份证领取(可以委托由所属公共安全专家分局办理、也可以在首次购票时经过铁道部根据公共安全专家部互联网身份证验证中心网上核实核实后由铁路部门发给)只要用这个卡上网买票或者到售票点买票登记就必定是将信息登记在卡上和铁道部的客运调度中心。对于没有身份证的只能在当地公共安全专家机关证明和领取乘车卡(或者叫新铁通卡)----防止假卡假票的第一道防火墙。

  B:铁道部专门开办一个类似网上银行的售票网站-----新中国铁通客运网,所有购票用户都跟身份证同号是注册用户网名,密码只有该人自己知道,同时上网订票时只要输入自己的密码就可以随时输入自己的需求时间段、车辆等级等等登记,该网站就自然输出一个可供参考的车次,然后点确认就付款,同时也可以查询到全国任何一家火车站的售票情况,可以清楚的看到剩余的座位,时间段、车快慢等等情况。-----防止假票的第二道防火墙。

  也可以设计成平时是可以充值的卡,而且铁道部可以设立跟银行合作的售票网点充值,也可以象移动联通电信卡一样用手机帮卡充值,当乘客需要购买某个时段的票时,插入银行柜员机,只要输入日期和钟点,就可以弹出\"选择栏\"供购票人选择-----是选择\"上车始发车站”“卧铺”“软卧”“硬座”“高速铁路”“特快”“时段”等等,就减少了排队买票的长龙,实际上看到购票长龙和上车长龙的KB比乘不到车的恐惧更可怕。

  乘车卡就相当于一个口令卡,而发到每个乘车卡用卡人卡平时是可以充值的卡,每张卡都是有号码和密码才能上网买票,打开网页就可以看到全国各个所有车站的空座位情况,

  C:只有付款后的乘车卡才能通过候车室前的刷卡机进入候车室,所有进入候车室的乘客为两小时以内刷卡乘车进入。

  D:运输拥挤指数较高时段(比如春运和各黄金周)不允许转让票,只允许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