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行政级别和官化大学弊端革除有待政体改革
李华新
全国人大代表、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认为,在人们纷纷痛斥大学“行政化”的同时,我们可能又走进了另一些误区。他表示,“去行政化”不等于不要行政部门,“去行政化”不是把有职务的优秀学者排挤出学术活动,别的行业都“行政化”,大学“去行政化”就会弱化。(3月9日 《南方日报》)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表示,中国目前是以行政级别来衡量社会地位,住房、医疗、政府谈话、民间交流,全跟行政级别连在一起,没这个什么都干不了。在全社会都以行政级别作为评价标准时,取消高校行政级别将贬低教育,导致高校无法与社会对接。(3月7日《新京报》)
这是来自教育界人士的语言,也就是他们都对取消大学的行政级别是不乐意的。我国的高校“行政化”本质上是“自上而下”的决策,这就使高校行政以权力官位为价值本位。因此,高校“去行政化”,核心的问题不是高校有没有行政级别的问题,而是要将高校从政府的行政下属性组织中解放出来。将失去这些优势,一切都要遵循官场逻辑,即谁的官大谁就有发言权、话语权。长官意志在制约着大学的发展,客观上讲,高校“行政化”很长时间内确实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人才培养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现在却成了高等教育进一步实现质的飞跃的重要制约因素。
但是,诚如中国的大学需要有一个婆婆来管理也是不言而喻的,比如学位授予的权利是在行政政府部门,而现在加入是这个权利不再由国家来进行管理,依照现在的道德操守,那么大学的公信力就会受到质疑。而且是现在的大学的体制也是因为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现在是我需要来研讨大学今后发展的出路,而不是见到用什么去除了行政化,就可以一下子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而且是大学的行政级别的问题非大学自己可以自行解决。不过长官意志一旦成为大学灵魂,大学势必沦为权力的奴仆,大学将不再是思想启迪的殿堂。
这是一个矛盾,而这一矛盾如何解决,不过假如大学没有了行政级别也的确是与征服的行政级别无法对接。这也是一个实情。因此我们现在的评价还是不要偏激,中国继续深入发展,没有真正的高等教育是不行的。而官化的大学,必将使我们的高等教育远远落在先进国家的后面。
那么如何来进行改革,以及教育的投入如何解决,现在的民营大学是否可以走得好,这应该说是一个希望的所在,只是我们现在不要把这些民办大学在用什么行政级别来界定。那么假如是民营大学生可以走出一通途的话,那么对于大学的所谓行政级别的问题,或是什么待遇、与社会、政府官员的对接问题,也就不是一个问题了。笔者以为大学的去行政级别,应该是随之国家公务员的改革,随着政治体制的改革而把这个问题弱化了,那就是行政制度改革了依附于对照的参照物都不存在了,大学再厮守什么行政级别也就失去了意义。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