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一篇初中生的文章:论商君一教


 

(这是别人发给我看的,真是人才啊,小小年纪见识这么好,比那些拍《大秦帝国》的成年人见识要高得多了。人是把商鞅当成民族英雄,法制先驱的。)

 

 

论商君一教
                               杨泽人(昆明五华外语学校初三三班学生)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使用着不同的文字说着不同的语言。他们都没有认为自己是一个国家的人,各自为着自己的祖国而战。然而在中国西陲一个不被人关注的角落一个性格很暴躁的家伙掀起了一场改革,这场改革直接造就了一直沿用至今的中央集权制。这个人就是商鞅。他造就了一个全民变成屠夫的国家,这些屠夫都是一个个严守规则的神经病。


  商鞅对于人性洞察的很深刻。他认为人性本恶,人人都有求富贵的心理,人人都想过好日子。但是往往个人的好日子却是和国家的武力扩张所冲突。商君很具有想象力,想出了一个办法,要过好日子就跟着国家去砍人。砍一个脑袋就赏田地,砍七十个脑袋就有富贵。所以秦人冲上战场都是“捐甲顿首”的(为方便砍人就把甲扔了,把盔丢了光着脑袋),看见敌人的脑袋就跟看见黄金一样的激动。虽然砍了人有重赏,但是若是从战场上逃跑,全家就被杀光。打了败仗指挥官也是全家死完。进有重赏退有重罚,这样的军队是很恐怖的。想象一下你作为六国军队的指挥官,看着一群眼中看见敌人就像看见黄金一样的疯子举着长矛冲过来的时候,你会怎么办?看见一帮疯子一手拿着人头一手拎着长戟冲过来你会怎么办?我想你的选择只能是跑。


  我想人类历史中只有商君治下的秦人会如此热爱战争,相比起来印第安人阿兹特克人最多叫打群架不叫战争。蛮族发动战争往往是为了生存,但是秦人呢?我想了为了君王打仗这么发疯的,我看只有秦人。有人说亚历山大要是打到中国恐怕秦国要OVER,但我说,要是亚历山大要冲到中国来,不过是给秦人送五万个脑袋而已。


  为什么秦人会这样的猛,这就是商君“一教”的威力了。商君一教,就是一种教导,这种教导就是把人的想法全部统一到耕战上来,重刑重赏。从战场上开溜死,拿来一个人头赏。任何敢阻挠耕战进行的,杀。商君没有费什么力气搞宣传,因为人人都知道跟着国家去砍人有好处,不跟着国家去砍人有害处。也没有人会指责商君侵犯人权,你这么喊,商君不会把你扔进集中营里去,那样还费粮食,商君会直接剁了你。秦军不需要洗脑直接就是以利诱之,以害逼之。秦国领导者不吝啬赏赐,是因为是抢别国土地财富分给士兵,是以天下之货赏天下之人,换到的是国家领土不断在扩张。大秦一统之后,没别国土地财富可抢了,再重赏那是从皇帝身上割肉,所以只有重罚没有重赏之后秦朝就完蛋了。


  以现代人来看,秦朝政治清明赏罚公平。很多人不吝啬美好词语赞美商鞅,但我想商君绝对是一个很暴躁的人。虽然他是一个大公无私的人,但是也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人。渭水决刑七百人,渭水尽赤,号哭之声动於天地。虽然商君讲法制,论罪杀人要证据,不搞诛心之罪,但是在商君的眼中,人类似乎只是工具。他没有做任何的宣传而是以强权控制言论,任何人有不同想法都只能憋在肚子里。商君把所有人都变成强盗,不去做强盗就是死路一条,商君也把所有人变成了疯子。中国人的自私似乎也从这里来的,我们祖先最猛的时候看见敌人的脑袋就像看见金子一样,秦人怎能不自私呢。相互之间的不信任大概也是从商鞅秦朝开始,秦朝时候检举奸细与斩敌首同功,这对后世的影响是很大的。


  商君“一教”的内容是耕战,后世的君主向商鞅学习“一教”的方法,但变更了“一教”的内容。人如果要求富贵,什么理想都不会去管的,只会统一听从朝廷的要求。后世中国人引以为豪的科举制度,就是变相的“一教”,是一种讲忠孝求富贵的“一教”。法家的优点是目标明确,严格执法,严明奖罚,也许是秦朝的名声实在是被搞的太丑,后来很多人会用法家的术而不会用法家的法制,秦国的高效率秦国的法制再也没有出现。但是秦国的思想控制却时常被人运用。乾隆文字狱多少还要绕个弯子,秦朝坑杀可是毫无情面的。事实上中国历史上的狠角色都不会放弃法家,法家的一教往往成了愚民之术。这怪不了谁。不能指望君王们具有普世精神。这一切怪不了谁。不知是何机缘所致,让雅典得到了梭伦,让我们得到了商鞅。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