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圈:纪委书记举报层层转批回 上网实名举报扳倒腐官


举报怪圈:  

 

   纪委书记举报层层转批返回自己手中

      无奈只好上网实名举报扳倒腐败局长

编者按一名公安局的纪检委书记,两个月前寄给中央及国务院相关部门实名举报公安局长腐败信,反映汉中市公安局副局长的汪广赋有关“徇私枉法,滥用职权,包庇放纵犯罪,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超标购车”的一系列问题。结果举报信根本就没有打开过,盖了一个个的戳子,一路批转、批转、批转,经过陕西省公安厅信访处、到汉中市公安局信访科,又到了举报人公安局纪检委书记刘继全手里。

    这意味着现行的反腐败体制存在着重大缺陷,从上到下、层层级级,不作为现象,己经到了麻木不仁、万分严重的地步!

    相反,腐败的汉台公安分局局长汪广赋,却边腐边提拔就任汉中市公安局副局长。

    刘继全作为汉台公安分局党委成员、纪检书记,在正常的监督方式中,对汪广赋却是无可奈何地“蚍蜉撼树谈何易”!

    在向各级,上至北京中央及国务院部门举报,结果却层层转批回自己手中;向汉中市委组织部反映,结果却说反映的问题不实、置之不理;无奈之下,最终“豁出去了”,选择网络公开实名举报。这就是网络闻名的“汉中三民警网上发帖实名举报前任局长的事件”,三民警就是刘继全、李树信和尚志。

  南方周末记者调查得知,纪检委书记网络举报党委班子成员的事件背后,就是目前纪检委普遍存在的监督困境。

    想想看,一个公安执法者,现任纪委书记实名向各级举报,都如此之难,那么我们平民百姓呢?

    监督与举报的难度在那里?

    难在从中央到地方许多机构部门层层级级大量存在不作为、乱作为、不依法办事。这叫我们小小百姓、普通平民,那里还有什么公平公正可言?

    公安局纪检委书记刘继全认为,现在纪检委就是空的,实际上,小到普通干警,大到党委班子成员,一个都监督不了。正因为如此,才不得不冒着巨大风险实名向中央及国务院部门举报,结果是层层转发回来,让徒有虚名的纪检委和纪检委书记,再对自已反映举报的问题进行调查。假若自已真有这个权限,还用向中央写举报信嘛?!

    事实再次证明:正常的监督、反映途径失效,这是当前腐败漫延并泛滥成灾的原因。刘继全,公安局纪检委书记,本来担负同级党委党风廉政建设监督职责的纪检委书记,居然无法监督小到普通干警,大到党委班子成员,如今却要借助于网络来举报自己的监督对象。 

    网络是个好东西,举报起来传播速度快、影响面广。所以,网络监督是个好东西 ,成本低,效率高。在三民警网上实名举报之后,汪广赋很快就被免除了职务,并接受后续调查。相比于通常的举报手段,刘继全所走的这招网络举报的“险棋”,走赢了。

    因为网络影响力大,于是就有了一些权贵忙于搞“屏蔽”,搞“拦网”,搞“删帖”,搞“抓人”,甚至安个“诽谤”“侮辱”“攻击”罪名,送入进大牢等等……

   于是,全国各地就涌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十大“诽谤”领导案,如(1)福建莆田 “诽谤领导”案;(2)安徽五河“诽谤领导”案;(3)重庆彭水“诽谤领导”案;(4)山东高唐“诽谤领导”案;(5)山西稷山“诽谤领导”案;(6)河南孟州“诽谤领导”案;(7)山东济南“红钻诽谤”案;(8)海南儋州“诽谤领导”案;(9)陕西志丹“诽谤领导”案;(10)辽宁西丰“诽谤领导”案;(11)河南灵宝“诽谤政府”案;(12)内蒙古东胜“诽谤政府”案;(13)四川遂宁“诽谤领导”案等。

    体制内的监督制度,让我们看见非常搞笑:层层转批却没有开封,看见到上级各部门典型的不作为;纪检委普遍存在的监督困境,看见了体制内反腐的泥潭困境;这样一系列做法,等于明明白白地鼓励地方----不要反腐,不要举报,要么大家一同腐化堕落。让所有的公务员丧失最起码的道义良知,不作为,就可以舒舒服服坐在那里,什么事也不要做,维持一团和气,这种引诱人坠落的体制潜规则:有好处,大家捞;碰难事,一起推;不做事,同蒙混,你好我好大家好!

    那么,我们共和国呢?我们人民呢?我们共产党呢?我们真的不敢想下去了……

    林国奋写于2010年2月26日

 附新闻报道:

   纪检委书记为何网络举报公安局长

    一名公安局的纪检委书记,为何要借助网络公开实名举报公安局长——自己的“监督对象”。正常的监督、反映途径在哪里失效了?

    原来,这名纪检委书记在网上举报之前,曾多次向上级反映举报内容,均无效果。写给上级的举报信,也总是原封不动地返回到他自己手中。

    他认为,“我在人家的领导下,纪检委就是空的”,“实际上,小到普通干警,大到党委班子成员,我们一个都监督不了”。这成了纪检委书记最后要把举报诉之于网络的根本原因。

    风波起于春节前夕。1月29日凌晨,百度“汉中吧”出现了一篇内容详尽的实名举报材料,三名举报者中,打头的竟是现任汉中市公安局汉台分局党委委员、纪检委书记刘继全;而被举报人则是去年8月被任命为汉中市公安局副局长的汪广赋,汪此前是汉台分局局长。

    事情的戏剧性在于:担负同级党委党风廉政建设监督职责的纪检委书记,居然要借助于网络来举报自己的“监督对象”。正常的监督、反映途径在哪里失效了呢?刘继全经历了些什么呢?

南方周末记者调查得知,纪检委书记网络举报党委班子成员的事件背后,是目前纪检委普遍存在的监督困境。

 

                    处在网络举报漩涡中的汉中市公安局汉台区分局

 

                             图/梁伟驰

     自己写的举报信,层层批转到了自己手里

     纪检委书记刘继全在网上公开举报之前、之后,都曾给上级写举报信,但最后都原封不动地回到了他自己的手上。

    要把这事扯清楚,得从1月26日这个时间点说起。那天上午11点多,分局的通讯员从汉中市公安局信访科给刘继全带回来了十多封上访、举报材料。——处理日常的上访、举报事件,是刘这个纪检委书记工作的一部分。

    刘继全在盖满印戳的牛皮纸信封中,赫然发现了自己两个月前寄给中央及国务院相关部门的举报信。举报信反映的是他所认为的汪广赋“徇私枉法,滥用职权,包庇放纵犯罪,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超标购车的一系列问题”。

    刘继全回忆:“信根本就没有打开过,就盖了个戳子,一路批转、批转、批转,经过陕西省公安厅信访处、到汉中市公安局信访科,又到了我手里。”刘继全当时有些蒙。

    按照程序,“信访材料”转到刘继全手里,意味着他这个纪检委书记要“对所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

   “但如果有这个能力,还给上级写举报信干嘛?”刘继全觉得事情很怪诞。

    给北京的信,是2009年10月29日寄出的。信内是实名,但信封上的发信地址只写了“汉台区公安分局”。在近8000字的举报材料里,刘继全详细列举了他作为一个纪检委书记所目击的、汪广赋自2003年10月至2009年8月任公安汉台分局局长期间的“一些问题”。

    南方周末记者调查得知,在刘继全往北京寄信之前,自2009年8月,刘便曾以书面、当面汇报的方式,向汉中市政法委、汉中市党委组织部反映过后来举报信内列举的汪广赋的情况。

    2009年8月10日,汪广赋调任汉中市公安局副局长的任前公示期间,刘继全找到汉中市委组织部。“组织部说我反映的问题不实。我说,那汪广赋一人乘坐3辆小轿车,一辆丰田雅阁,一辆日产帕拉丁,一辆日产丰田路霸,这事也不属实?组织部的田某、王某告诉我说,汪广赋的公车高配是‘市纪委批了的’。”刘继全说。

    2009年8月11日,刘继全用挂号信的方式,向市纪委领导书面举报,要求对汪广赋任职期间经济责任进行审计,但亦无回音。两个半月后,才有后来刘继全给北京寄举报信这一出。

    但现在,自己寄给上级的反映材料,从汉中到北京,又完完整整的从北京回到了汉中。“我觉得很绝望。我想,如果是普通老百姓往上面寄材料反映问题,该有多难啊。”刘继全感慨道。

    刘继全已经有38年警龄。一路从普通片警、到派出所所长干上来。2002年开始担任汉中市公安局汉台分局纪检委书记。用他自己的话来讲,在按照组织程序反映问题撞壁后,是在“绝望和气愤”的情绪中,对举报信的称谓稍作了修改,然后决定放到网络上的。

      这一次,李树信(中共党员,二级警督,现任汉中市公安局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特勤大队副大队长)和尚志(中共党员,二级警督,现为汉中市公安局汉台分局法制科民警)两人也加入了举报队伍。2010年1月29日凌晨,他们到了一个网吧。最初是想发到中纪委的网站上,但是没有成功;后来退而求其次,在百度“汉中吧”里,发了名为“汉中的黎明在哪里”的实名举报帖。

     在网上发帖24小时后,刘继全写给公安部的举报信,也一层层的批转、批转,从北京回到了汉台区公安分局。至此,纪检委书记刘继全写给上级的举报材料,全部完整无损的返回到了他自己手里。

 

      纪检委“大的、小的都监督不了”?

     刘继全说,“我在人家的领导下,纪检委就是空的”,“实际上,小到普通干警,大到党委班子成员,我们一个都监督不了”。他认为这是他这个纪检委书记一步步走到要通过网上发帖来举报班子成员的根本原因。

     2月12日,记者从汉中市公安局内部得到确切消息,汪广赋已被免除职务。在公开信掀起风波以后,2月初,汉中市委书记张会民、市长胡润泽分别作了批示,要求有关部门迅速介入,认真彻查此事。

     2月8日,汪广赋曾托人带话给刘继全,想“坐一下,谈谈”。但刘拒绝了。

    南方周末记者了解到,刘继全和汪广赋颇有宿怨。但举报事件的导火索是2009年6月份的一次争吵。

    争吵是因为1996年的一起刑事案子,“当时案子没查清,当事人交了1万元保证金后被取保候审,这些钱本应退还当事人,但当事人多次反映,市局也两次下文,问题却始终不能解决”。刘继全说,他曾就此事给分局党委成员和上级有关部门都发了文件,汪广赋知道后很生气,要求“发出了多少收回多少”。那一次,两人在办公室拍桌子的事,分局很多人都知道。

    更遥远的一些矛盾,产生于两人共事的第二个年头。2004年,二人曾因为是否对一个卷入“支锅”(汉中方言,即开赌场)的干警进行调查产生分歧。

   “汪广赋根本不支持纪检委的工作,这是我和他产生矛盾的根本原因。”刘继全说,“我在人家的领导下,纪检委就是空的。”

    汉台区公安分局的纪检委,是纪检委、警务督察队“一套人马、两个牌子”。依据公安部的规定,该机构的职责有三项:查处内部的违法违纪;警务督察,处理干警在执法办案中的违法行为;同级党委的党风廉政建设监督。

    “实际上,小到普通干警,大到党委班子成员,我们一个都监督不了。”刘继全说。他认为这是他这个纪检委书记一步步走到要通过网上发帖来举报班子成员的根本原因。

    “纪检委就是摆设。”刘继全说,“一旦有干警违纪,按照程序,由纪检委形成初步意见后,必须上报给分局党委,但是,如果汪广赋不同意,党委不把纪委的意见作为党委会议题,党委就无法讨论。讨论都无法讨论,就更不要奢望对违纪的干警进行处罚了。2005年一起信访案件就因为汪广赋阻挠,党委从来就没有讨论过。”

    党委主要领导对纪检委工作的控制,甚至触及纪检委的人员配置、办公设备。汉台区公安分局纪检委的多名干警向南方周末记者证实,拥有700多名警力(500多名警察,200多名协警)的汉台区公安分局,从2007年10月至2009年1月份的一年多时间里,纪检委的编制上,只有一名纪委书记、一名警务督察队长、一名监察室主任,三个“光杆司令”。

    最窘迫的是2008年春,督察队长抽到“三基办”后,整个纪检委就剩下了两个人。

    “我找汪广赋吵过几次后,现在我们终于有了6个人,但是按照规定,仍少3个人呢。”刘继全说,“但纪检委的办公设备,一直办不下来,我们两个部门只有一台微机,调查举证用的摄像机,都是我从政治部借来的。”

基于此,刘继全认为,纪检委对同级党委班子成员的党风廉政监督,是完全不可能的。

    在法制科工作的民警尚志,因为工作领域涉及案件把关,早在2005年开始便向刘继全举报汪广赋办理案件时“存在问题”,但刘劝尚“想开些”。“他跟我说,他也没办法。”尚志说。于是4年后,他和另外两名同事一起,以普通警察的身份,在网络上,将自己的局长,推到了舆论的焦点。

来源《南方周末》

网址:http://www.infzm.com/content/41819

 
 

我的相关日志:
2010-01-16 | 云南省委书记高严外逃启示什么?(图)
2009-10-30 | 群众自发庆贺县委书记双规,说明了啥? !(组图)
2009-10-16 | 改革开放“十大诽谤”案首,沉冤13载未平,症结何在? (组图)
2009-04-24 | 福建:“猪哥”书记倒了 举报获刑六年诽谤罪名沉冤未平
2009-04-17 | 看“猪哥勇”风流韵事 评“猪哥勇”社会危害(组图)
2009-03-29 | 龚远明 难以站立的举报者
2009-03-11 | 美女毁了荆福生(图)
2009-03-07 | 从卖官书记田忠贪数千万连夜转移7箱现金想起
2009-03-06 | 长春卖官书记贪了2261万 曾连夜转移7箱现金
2009-01-19 | 中国广播网:县委书记成腐败重灾区 警惕权力异化的"问题书记"
2009-12-30 | 为什么社会竟然容不下一个王帅?
2009-12-22 | “腐败门”与“举报门”---举报人的渴望
2009-10-02 | 工人日报社一直关注莆田“诽谤门”(组图)
2009-08-08 | 面对群众举报组织调查不能语焉不详
2009-07-29 | 《半月谈》:拿什么净化官场政治生态?
2009-07-19 | 时代需要有良知的人 站出来维护公平正义
2009-06-24 | 为何会举报火爆----百姓万般无奈的选择
2009-03-29 | “10个举报人9个遭报复”的思考(图)
2009-11-04 | 罗彩霞案背后牵出权力基层监控难题
2009-09-06 | 高官涉黑,势必和平演变政权易帜
2009-08-15 | 重庆:打黑公安、司法局长,涉黑腐败
2009-07-17 | 严晓玲案发帖网友被拘 警方:记者无权求证
2009-07-04 | 湖北石首群体事件性说明什么?(图 )
2009-05-08 | 冒名顶替罗彩霞是权力的集体沦陷(图)
2009-05-01 | “猪哥官”为何总能成功欺男霸女,边腐边提?(图)
2009-03-04 | 从陕西政协副主席庞家钰被情妇团联名所告倒想到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