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困惑问庄子》这本书,以主持人与任教哲学的
一是傅佩荣所言:“若一个人对当下的每一个刹那、所接触到的人、事、物都可以品味,这样一个人的生命密度就会比较高。”而举目周围,有些人就往往因为欣赏细节的不同而无法产生共鸣。反之,如果彼此都能够细心欣赏到一些美好的细节,往往也就引发同感的共振。
另一个是庄子的故事。话说庄子带着学生上山,他们见到有人在伐木,可是伐木者对旁边一棵高大茂密的树木确视而不见。学生问为何不伐该木,伐木者说:因为该树木长得歪歪扭扭,大而无用。庄子说:该木以不才而得尽天年。接着他们下山,山下的朋友招待他们,准备杀一只鹅。朋友的仆人问:有两只鹅,一只会叫一只不会叫,杀哪一只好?朋友说:不会叫的鹅不能看门,没用,就杀那只不会叫的鹅吧。学生问庄子:木以无用而得享天年,而鹅却因为无用而招致杀身之祸,这个世道真是险恶啊,那么该有用还是无用呢?
庄子的回答尽显睿智。他说:我庄周应该处于有用与无用之间,该有用之时有用,该无用之时无用。在这一点上,也是凸显通达权变的,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在当下的为人处事应该也是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