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人物心理的间接透示(13)


鲁迅的《祝福》也表现出运用人物神态描写去揭示人物心理的高超技巧。祥林嫂再嫁再寡,丧夫失子,内心深处还承受着来自“阴间”要锯开来的恐惧,可想而知,她的内心该是何等痛苦酸楚。但作者并没有进行正面描写,而是一次次通过对人物的神态特别是眼神的刻划来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她用血汗钱到庙里为自己捐了门坎之后,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可当她的“赎罪”行为得不到鲁四老爷承认时,“第二天,不仅眼睛凹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当她遇见“我”这个识字的“出门人”时,最后的一线希望又萌发了,竟至“那没有神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

这与其说作者是在写人物的眼神与神态变化,不如说作者是在绘制一条人物的心灵轨迹,也就是由希望到失望,由最后一争到彻底绝望的心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