牺牲生态求发展,将来我们还可以往哪儿搬?


牺牲生态求发展,将来我们还可以往哪儿搬?
 
江苏省大丰市大丰港经济区南新村一组,有41户村民,他们生活在一个被化工企业包围的三角地带。“庄稼减产,树木枯死,鱼儿死亡,儿童患病……”平地而起的工厂,日渐死亡的庄稼,村民们正在被戕害的身心健康……这个被化工企业所围困的村庄,将如何突围?
大丰港经济区管委会信访办主任宣维新在接受快报记者采访时说,政府对农户所受的损失全部进行了补偿。针对村民身体健康日益遭受污染损害,由谁补偿的问题。宣维新称明年下半年,包括南新村一组在内的整个南新村都将搬迁到另外一个地方。(5日现代快报)
漠视生态,破坏环境,农作物无法生长,村民身心健康严重受损,终于让人尝到了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搞发展的苦头,当地政府所作出的村庄搬迁方案也许算得上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不过,在当前的环境下,搬迁一两个村庄还是不难做到的。可如果长此以往,十个村庄或者更多村庄,乃至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因为受到严重污染,不再宜居了,将来如何搬迁,又往哪儿搬迁?
这样的担心其实并非杞人忧天,更非耸人听闻。一度为舆论广为聚焦的河南济源血铅超标事件表明,数家全国排名靠前的大型铅冶炼企业,尽管占据了济源的“半壁江山”,成为济源的经济命脉,更创造了诸如柿槟村这样相当富裕的“亿元村”,然而,生态环境遭到的灾难性破坏,却让当地政府不得不作出同样“艰难的决定”——村庄整体搬迁。(2009年12月2日中国经济周刊http://www.sdnews.com.cn/news/2009/12/2/843011_2.html
而据6月28日人民日报报道,采煤造成的土地塌陷使济宁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已累计搬迁49个村庄,55个机关、企事业单位,涉及近10万人。“至2009年底,济宁因采煤造成土地塌陷达35万亩,且以每年3万多亩的速度递增。”可见,由于破坏性开发、掠夺性开采迫使村庄整体搬迁、民众背井离乡的情况已经远非个别,而且正呈现出愈演愈烈的态度。(http://news.163.com/10/0628/08/6A8JCKGQ000146BC.html)
让人担忧的是,或为追逐GDP,或出于政绩冲动,少数地方官员科学发展、生态发展、和谐发展的观念没有真正确立起来,罔顾生态搞发展、环保让位于发展的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在追求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博弈中,盲目开发、滥采滥伐等错误做法仍然没有得到切实纠正,落后产能得不到及时淘汰,重大污染项目仍然受到青睐和庇护,违法排污行为仍然没有能够得到有力遏制。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经济要发展,环境要保护,生态要平衡,城乡要宜居。发展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如果赖以生存的环境都受到威胁,发展速度再快,对于我们还有多大的意义?难道我们或者我们的子孙将来真要搬到月球或者火星去居住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