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一向以原研(专利药),研发,创新,重磅这几个标志性词汇标榜自己的。但是全球药物市场最近几年却是风起云涌,几股暗流涌动,悄悄改变了全球药物生态环境。
原研,研发,创新,重磅炸弹,确实好听,十年前,招招致命!然而,当小分子化合物的研发逐渐进入困境,传统的化学药物研发成本迅速上升,难度也大大加强,现在要发现新的药靶更是困难重重。而传统的自己的重磅炸弹的专利保护期眼看要到期,确实急坏了这些巨头。2011-2014年,这几年,大量重磅炸弹都要到期,接下来,便是一潭混水。生物制药(单抗,蛋白药,基因治疗,疫苗,小RNA药物等),确实引人注目,但是巨头发展并不均衡,而且新兴企业全力冲击生物制药市场。虽然这些巨头仍然遥遥领先,但后劲十足的创新性小企业,也不可小视。这里谈的是巨头们的难题和来自屁股后面的创新性企业的压力。
第二道暗流是以TEVA为代表的Me-too类企业,或原研与Me-too并举的企业(如大量日资制药企业),看看全球制药排行榜就知道了,十分靓丽显眼,排名逐渐上升,尤其是TEVA马上要挤进前10名了。TEVA的嗅觉和反应速度已令不少传统制药企业芒刺在背。
第三是新兴药物市场的突飞猛进,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为全球药物市场贡献超过20%的增长率,外资不得不加快进军步伐。但是新兴市场游戏规则并不象西方那样开放,各国有各国的国情和保护措施,外资进入并非一帆风顺。就中国,虽然外资很强,但是国内传统低端制造,靠OTC发家的企业,仍然一路高歌。印度,巴西这些市场,政府的干预同样不少。但是,新兴市场的肥肉,外资不可不染指。而且,中国的市场成长主要是三四线市场,在农村与社区医疗,三四线渠道是特殊的,外资想理解中国的三四线市场渠道,是相当困难的。
如何放下身段,进入新兴市场?
不要总把原研,创新作为自己的帽子了,为了市场,为了利益,外资再次举起并购大旗!在中国传统的OTC市场,疾风狂进!拜耳去年收购白加黑,只能算个案,但是是苗头;现在赛诺菲以5.206亿美元收购中国药品生产商兼分销商美华太阳石集团公司(Nasdaq:BJGP,下称:美华太阳石),算是刷新了并购天价;接着又立即收购了杭州民生药业;11月1日,奈科明收购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51.34%股权,收购金额2.14亿美元。
但相信,这仅仅是开始,而不是结束。会有更多的外资企业瞄上国内有特点的,二线药企(收购价格要1-10亿美元以内)。而且,国内不少企业也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和目标努力“被收购”,如AOBO博科等,未来的戏会更好看。
但是排在第一档次的扬子江等,日子会不太好过。如果外资公司收购二线药企后,将管理系统和理念输入,创新团队引入,提高研发能力,将来在中国市场让中国人打中国人的情况下,扬子江这类企业应该感觉到背后丝丝凉意了。
外资巨头血拼中国OTC市场,中国企业如何应对?
评论
编辑推荐
14 views